[實用新型]汽車白車身扭轉剛度試驗的懸約束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203529.0 | 申請日: | 2010-05-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716169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1-19 |
| 發明(設計)人: | 萬杰;李俊賢;肖俊香;金海玲;王海林;劉強;馬芳武;李書福;楊健;趙福全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5/00 | 分類號: | G01M5/00;G01M17/007 |
| 代理公司: | 臺州市方圓專利事務所 33107 | 代理人: | 張智平;張向飛 |
| 地址: | 3170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車身 扭轉 剛度 試驗 約束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汽車測試,特別是一種汽車白車身扭轉剛度試驗的懸約束裝置。
背景技術
汽車車身靜剛度是乘用車白車身結構必須滿足的性能之一,而車身靜剛度的最佳值的確定,需要建立一套科學、可靠和可行的理論模型和試驗方法。一般以目前出現在市場上的車輛的車身靜剛度可作為評價車身必要靜剛度的大致標準。雖然利用計算機解析車身結構能較精確地計算車身的靜剛度和變形。但是,由于靜剛度對車輛的操縱穩定性和乘坐舒適性有很大的關系,所以評價靜剛度是否合適依然要根據已有的車身試驗數據資料。乘用車白車身結構靜剛度測試系統是開發乘用車產品必不可少的設備。
涉及這方面的主要技術文獻如下:在由劉惟信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汽車設計》及已有的專利等資料中都提了乘用車白車身結構靜剛度試驗的方法和設備。車身靜剛度測試包括車身彎曲剛度試驗和車身扭轉剛度試驗,提出了約束與加載的基本要求。約束裝置主要包括左右支座和與連接件,車身上的左右后懸架上支承位置通過連接件與支座連接;左右支座一般為千斤頂結構原理,底部固定在T型工作臺上。左右支座和T型工作臺無法移動,該連接方式不便于在測試前期對左右支座位置的調節,乃至后期其他連接功能的擴充。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能夠在臺架上移動且連接固定牢固,并提供了與白車身連接更充裕的空間的汽車白車身扭轉剛度試驗的懸約束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汽車白車身扭轉剛度試驗的懸約束裝置,包括支座和與支座頂部相連的連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座的底部具有扁平狀的連接部,所述的連接部上開有若干條條狀的定位通孔。
汽車白車身扭轉剛度試驗主要約束部件由加載臺架、前懸約束裝置、后懸約束裝置組成;通過三者配合,實現車身的固定。支座固定在臺架上,連接件連接車身與支座,支座的連接部上開有定位通孔方便移動支座并同臺架連接固定。支座和臺架通過螺栓螺母相連,螺栓的頭部依次穿過臺架和定位通孔與螺母相連。當螺母被擰緊時,支座固定在臺架上,確保了連接的牢固性和安全性。且當擰松螺母時支座能夠沿著定位通孔縱向移動,改變支座位于臺架上的位置,為白車身與后懸約束裝置連接提供了更充裕的擴充空間,也即能滿足本后懸約束裝置與不同車型白車身相連的需要。
在上述的汽車白車身扭轉剛度試驗的懸約束裝置中,所述的連接部上開有兩條平行設置的定位通孔。為了保證支座被固定的牢固度,兩條定位通孔應分別為連接部的兩側。
在上述的汽車白車身扭轉剛度試驗的懸約束裝置中,所述的連接部上開有兩條平行設置的定位通孔一;在連接部上還開有兩條與定位通孔一相垂直的定位通孔二。同樣為了保證支座被固定的牢固度,定位通孔一和定位通孔二均應位于連接部的側部處,該結構使支座即可以橫向移動又可以縱向移動,從而進一步增大支座移動的空間,保證能夠滿足后懸不同寬度的需求。
在上述的汽車白車身扭轉剛度試驗的懸約束裝置中,所述的支座上連接有能夠沿其軸向移動的加載螺桿,加載螺桿的頂部固連有具有固定孔的加載盤;上述的連接件與加載盤的固定孔相連。旋轉加載螺桿,加載螺桿沿支座軸向移動,即能夠改變汽車車身與臺架的距離,使車身位于一個適合的高度上,方便加載裝置對車身的施力。
在上述的汽車白車身扭轉剛度試驗的懸約束裝置中,所述的加載螺桿和支座之間通過連接螺母相連,所述的連接螺母固定在支座的支撐部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汽車白車身扭轉剛度試驗的懸約束裝置中的支座能夠移動,使其改變位于臺架上的位置,為白車身與后懸約束裝置連接提供了更充裕的擴充空間,也即能滿足本后懸約束裝置與不同車型白車身相連的需要,提高了應用范圍。
附圖說明
圖1是汽車白車身扭轉剛度試驗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3中A-A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中的支座與臺架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中,1、臺架;2、前懸約束裝置;3、車身;4、支座;41、連接部;411、定位通孔;412、定位通孔一;413、定位通孔二;42、支撐部;5、連接件;6、加載螺桿;7、加載盤;71、固定孔;8、連接螺母;9、定位銷;10、手把;11、螺栓;12、螺母。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20352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