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拖把脫水桶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199504.8 | 申請日: | 2010-05-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767929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3-23 |
| 發明(設計)人: | 梁修綸 | 申請(專利權)人: | 梁修綸 |
| 主分類號: | A47L13/58 | 分類號: | A47L13/58 |
| 代理公司: | 東莞市中正知識產權事務所 44231 | 代理人: | 張萍 |
| 地址: | 5230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拖把 脫水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拖把脫水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腳踩踏板將拖把甩干的拖把脫水桶。
背景技術
目前,用于清洗拖把的拖把桶一般就是一個簡單的盛水容器,使用者還得用手或其它工具將清洗過后的拖把擰干,使用起來又臟又累,因此極為不方便。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人們設計出半自動或自動擠干拖把的脫水桶。半自動的脫水桶一般是通過齒輪或曲軸等機械結構,由人施力使齒輪轉動來帶動脫水籃轉動,通過離心運動達到脫水的目的,這些脫水桶用于帶動脫水籃轉動的齒輪一般設底板上,容易受到水的浸泡,時間長了齒輪容易生銹,影響使用及降低壽命。自動脫水桶也是通過齒輪或曲軸等機械結構,所不同的是內部設有馬達,由馬達帶動齒輪轉動來達到脫水的目的。現有市面上的這些半自動脫水桶的結構太復雜,操作穩定性較差;而自動脫水桶則成本太高,還需尋找到電源才能使用,不易被消費都接受。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更為簡單、能防水浸泡、通過用腳施力便能甩干拖把的脫水桶。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拖把脫水桶,包括桶體、提手、脫水籃及底板,提手設在桶體上,脫水籃和底板設在桶體內,脫水籃連接傳動軸,傳動軸固定在底板上,底板和桶體的盛水容腔被相互分隔開,其特征在于:底板兩側設有立板,立板之間用踏板軸固定有可以轉動的踏板,踏板軸上設有扭簧,踏板后部為側齒輪,側齒輪嚙合在和大錐齒輪成一體的副齒輪上,大錐齒輪嚙合小錐齒輪,小錐齒輪固定在傳動軸的中部,由于將小錐齒輪設在比較高的位置,不易被水浸泡到,因此可以防止生銹。
進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設有擋板,擋板設在大錐齒輪旁邊,設置擋板可以防止人或動物被意外夾傷以及防止外物進入而損壞齒輪。
進一步地,所述扭簧設在踏板軸的中間位置。
進一步地,所述大錐齒輪由軸銷固定在立板上。
本實用新型通過踏板、側齒輪、大錐齒輪、小錐齒輪和傳動軸的共同作用,通過連續踩踏板,能帶動脫水籃持續朝相同方向轉動,從而達到給拖把脫水的目的。本實用新型和現有脫水桶相比結構更簡單、操作時穩定性更高、更省力;另外將小錐齒輪設置在離底板較高的位置不易被浸泡,能有效防止生銹;在大錐齒輪旁邊設置擋板能防止人和動物被意外夾傷以及防止外物進入而損壞齒輪;扭簧設在踏板軸中間,受力的平衡性較好,能延長踏板、齒輪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立體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內部結構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內部分解結構圖。
圖中,1為桶體,2為提手,3為脫水籃,4為踏板,5為底板,6為立板,7為側齒輪,8為傳動軸,9為大錐齒輪,10為小錐齒輪,11為踏板軸,12為扭簧,13為擋板,14為軸銷。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施例中,參照圖1、圖2和圖3,所述拖把脫水桶,包括桶體1、提手2、脫水籃3及底板5,提手2設在桶體1上,脫水籃3和底板5設在桶體1內,脫水籃3連接傳動軸8,傳動軸8固定在底板1上,底板5和桶體1的盛水容腔被相互分隔開;底板5兩側設有立板6,立板6之間用踏板軸11固定有可以轉動的踏板4,踏板軸11上設有扭簧12,踏板4后部為側齒輪7,側齒輪7嚙合在和大錐齒輪9成一體的副齒輪上,大錐齒輪9嚙合小錐齒輪10,小錐齒輪10固定在傳動軸8的中部,由于將小錐齒輪10設在比較高的位置,不易被水浸泡到,因此可以防止生銹。
所述底板5上設有擋板13,擋板13設在大錐齒輪9旁邊,設置擋板13可以防止人被意外夾傷。
所述扭簧12設在踏板軸11的中間位置。
所述大錐齒輪9由軸銷14固定在右側立板6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梁修綸,未經梁修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9950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