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抽油桿方徑刮蠟刀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020199105.1 | 申請日: | 2010-05-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71600U | 公開(公告)日: | 2010-12-15 |
| 發(fā)明(設計)人: | 孫連會;靳占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37/02 | 分類號: | E21B3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實友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李玉明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抽油桿方徑刮蠟刀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油井井口作業(yè)專用工具,是一種井下起出抽油桿作業(yè)時快速刮削抽油桿方徑下蠟垢的專用刮蠟刀。
背景技術
在蠟含量高的油井采油時間長后,抽油桿方徑下蠟垢嚴重,影響采油生產(chǎn)。油田修井檢泵作業(yè)時,會影響卡芯式吊卡關鍵部件鎖銷的正常伸縮,若鎖銷伸出不到位即可發(fā)生卡桿失效,形成質(zhì)量事故乃至安全事故。目前現(xiàn)場是采用小鏟環(huán)周刮削清蠟,每根抽油桿需要一分鐘時間,速度慢影響修井作業(yè)的速度。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抽油桿方徑刮蠟刀,在修井作業(yè)時能快速清除抽油桿方徑的結蠟,提高清蠟速度和清蠟效果。確保修井作業(yè)的順利進行。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抽油桿方徑刮蠟刀,包括左框、軸銷、右框、手柄和刮蠟刀片組成,其特征在于:左框和右框相對后為矩形邊框或圓形邊框,左框和右框的一個端部通過軸銷連接;在左框和右框的另一端分別焊接有手柄,兩個手柄相互平行。當分開手柄時,左框和右框能以軸銷為圓心相對轉動。在左框和右框的上平面上對稱固定有刮蠟刀片。
所述的刮蠟刀片為四個,刮蠟刀片的端部組成的內(nèi)接圓的直徑與抽油桿外徑相同。
為了預防刮蠟刀片的端部受損,在手柄的端部固定有調(diào)節(jié)螺栓。調(diào)節(jié)螺栓固定在兩個手柄相對面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抽油桿方徑刮蠟刀,刮蠟刀刮削抽油桿方徑下的蠟垢只需5~10秒,速度快,效果好;降低了操作工人的勞動強度,縮短了施工周期,制作簡單,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抽油桿方徑刮蠟刀結構示意圖。實施例1的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2的示意圖。
圖中,1.左框,2.軸銷,3.右框,4.手柄,5.調(diào)節(jié)螺栓,6.刮蠟刀片,7.抽油桿。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以一個適用API?22抽油桿的抽油桿方徑刮蠟刀為例進行說明。
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抽油桿方徑刮蠟刀,包括左框1、軸銷2、右框3、手柄4和刮蠟刀片6組成。左框1和右框3相對后為矩形邊框,矩形邊框的長度為100毫米,寬度為60毫米。左框1和右框3的一個端部通過軸銷2連接在一起。在左框1和右框3的另一端分別焊接有一個圓柱形手柄4,兩個手柄4相互平行。當分開手柄4時,左框1和右框3能以軸銷2為圓心相對轉動。在左框1和右框3的上平面上對稱固定有四個刮蠟刀片6。每兩個刮蠟刀片6之間的平面夾角為90度。刮蠟刀片6的端部組成的內(nèi)接圓的直徑與抽油桿外徑相同。為了預防刮蠟刀片6的端部受損,在手柄4的端部固定有調(diào)節(jié)螺栓5。調(diào)節(jié)螺栓5固定在兩個手柄4相對面上。刮蠟刀片6采用彈簧鋼材質(zhì)制成,厚度2毫米,開刃一側上方有適應抽油桿方徑下桿體直徑變化的半徑50毫米的過渡圓弧。
實施例2:參閱圖2。實施例2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點是左框1和右框3相對后為一個圓形邊框,圓形邊框的內(nèi)徑為100毫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9910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