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高速缽苗水稻插秧機栽插部總成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193670.7 | 申請日: | 2010-05-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854564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6-08 |
| 發明(設計)人: | 潘顯武;孔令有;朱恩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潘顯武;孔令有 |
| 主分類號: | A01C11/02 | 分類號: | A01C1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30400 吉林省榆樹市環***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速 水稻插秧機 栽插 總成 | ||
1.高速缽苗水稻插秧機栽插部總成,由取秧栽插部分與秧箱送秧部分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秧栽插部分由工作傳動箱(2)、接管焊合(37)、鏈輪箱(24)與(40)、行星輪式回轉箱(10)、栽植臂(46)及取秧夾(9)依次連接構成。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缽苗水稻插秧機栽插部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轉箱(10)采用五個橢圓齒輪或偏心漸開線齒輪組成的行星式傳動結構,即由一個太陽輪(49)、二個中間輪(50)與二個行星輪(51)構成;二個中間輪(50)與太陽輪(49)嚙合,帶動二個行星輪(51)轉動,整個回轉箱(10)以太陽輪(49)為中心,對稱分布。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缽苗水稻插秧機栽插部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轉箱(10)采用七個橢圓齒輪或偏心漸開線齒輪組成的行星式傳動結構,太陽輪(49)嚙合第一中間輪(63),第二中間輪(62)嚙合行星輪(51),二個中間輪同軸固定在一起,整個回轉箱(10)以太陽輪(49)為中心,對稱分布。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缽苗水稻插秧機栽插部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轉箱(10)采用正齒偏心曲柄滑塊式行星輪式傳動結構,行星輪系由七個節圓半徑相等的正齒輪組成,太陽輪(70)與第一中間齒輪(71)嚙合,第二中間齒輪(69)嚙合行星輪(72),第一中間齒輪(71)與第二中間齒輪(69)的旋轉軸線偏置,第二中間齒輪(69)的端部有一滑塊,相對應的第一中間齒輪(71)端部?設有滑槽;整個回轉箱以太陽輪(70)為中心,對稱分布。
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缽苗水稻插秧機栽插部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栽植臂(46)的凸輪室與導向套外殼部不在一條對稱線上,栽植臂(46)固定在行星輪空心軸(65)端部,凸輪(11)固定安裝在凸輪軸(42)上,凸輪軸(42)通過軸承裝在行星輪空心軸(65)內,端部固定在回轉箱端蓋(60)上;在栽植臂(46)內,凸輪(11)壓緊撥叉(14),撥叉(14)穿在撥叉軸(12)上,另一端叉在控制桿(15)尾部的扁平調節螺絲上,控制桿(15)上套有壓簧,控制桿(15)頭部連接取秧夾連桿(61),連桿另一端用銷軸分別連在左、右兩半夾體(9)及(59)上,兩半夾體通過固定架(16)上的銷軸連接在一起,固定架(16)安裝在栽植臂(46)前部。
6.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缽苗水稻插秧機栽插部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栽植臂(46)有一條對稱中線,兩邊大體對稱;栽植臂(46)固定在行星輪軸(65)上,凸輪軸(42)用軸承安裝在栽植臂殼體(46)與行星輪軸(65)上,中間部分固定凸輪(11),外伸部分固定安裝固定桿(57),將二個栽植臂的凸輪軸(42)互相鎖住,防止轉動;在栽植臂(46)內,凸輪(11)固定安裝在凸輪軸(42)上,凸輪(11)壓緊撥叉(14),撥叉(14)穿在撥叉軸(12)上,另一端叉在控制桿(15)尾部的扁平調節螺絲上,控制桿(15)上套有壓簧,控制桿(15)頭部連接取秧夾連桿(61),連桿另一端?用銷軸分別連在左、右兩半夾體(9)及(59)上,兩半夾體通過固定架(16)上的銷軸連接在一起,固定架(16)安裝在栽植臂(46)前部。
7.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缽苗水稻插秧機栽插部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鏈輪箱(24)及(40)上的驅動軸(48)與套裝在其上的從動鏈輪(67)或齒輪(58)二者采用錐面配合連接,端部利用兩螺母鎖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潘顯武;孔令有,未經潘顯武;孔令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93670.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太陽能鍋爐光熱模塊
- 下一篇:局數據核查控制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