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車輛用混合動力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190477.8 | 申請日: | 2010-05-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46351U | 公開(公告)日: | 2010-11-24 |
| 發明(設計)人: | 王仁廣;史廣奎;王斌;孔治國;陳紅濤;于潮;黃森仁;張林濤;鄒玉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 |
| 主分類號: | B60K6/20 | 分類號: | B60K6/20;B60K6/4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責任專利代理事務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素蘭 |
| 地址: | 300162 ***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車輛 混合 動力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輛用混合動力裝置,尤其是一種車輛用混合動力裝置。
背景技術
通常,把混合動力驅動裝置分為串聯、并聯和混聯三種結構類型。串聯結構因傳動效率過低逐漸被淘汰。并聯結構的優點是傳動效率高,缺點是自身不能調整發動機的工作轉速。混聯結構克服了并聯的缺點,綜合性能較好,但是在高速行駛時的總效率低于傳統車輛的直接檔驅動。
典型的混聯結構由發動機、發電機、電動機、普通的行星齒輪機構構成,以行星齒輪機構作為動力耦合和分配裝置,為車輛提供純電動、混聯驅動兩種驅動模式,但這種系統存在一個問題:在高速時由于發動機的一部分動力由發電機轉換成電能,再由電動機轉換成機械能,而不能實現純發動機以機械方式對車輛的直接驅動,轉換環節增多使得車輛在高速時總效率不高。為了提高混合動力車輛的動力性和經濟性,減少排放,節約能源。需要針對不同的行駛工況,構思集多種驅動模式為一身的混合動力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車輛用混合動力裝置,基本構思是采用離合器改變行星齒輪機構的傳動方式,來實現車輛純電動、混聯驅動、純發動機驅動模式。可以依據車輛運行工況靈活選擇,從而提高了車輛的動力性、經濟性和排放性。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車輛用混合動力裝置予以實現的技術方案是:該車輛用混合動力裝置,包括發動機、第一發電機/電動機、第二發電機/電動機、動力耦合與分配裝置和離合器;所述動力耦合與分配裝置包括太陽輪、行星架、齒圈和行星輪;所述發動機的輸出軸與所述行星架相連,所述第一發電機/電動機與所述太陽輪相連,所述第二發電機/電動機與所述齒圈相連,所述離合器用于控制所述太陽輪和所述行星架間的相對轉動;所述離合器的一端連接所述行星架,所述離合器的另一端連接所述太陽輪,所述發動機的輸出軸同所述行星架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車輛用混合動力裝置,解決了一般混合動力車輛雖然在車輛低速運行時可以提高發動機的效率,但是由于發動機的一部分動力由發電機轉換成電能,再由電動機轉換成機械能,使得車輛在高速巡航時的總效率并不高;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混合動力系統,實現只依靠發動機輸出動力的直接驅動,從而提高車輛動力性和能源利用效率。
本實用新型能夠為車輛提供純電動、混聯驅動、純發動機驅動模式,可以依據車輛運行工況靈活選擇,提高了車輛的動力性、經濟性和排放性。具體效果如下:
車輛起步或倒車時,以純電動方式驅動;
車輛低速或高速小負荷時,以混聯驅動模式運行,提高了發動機的效率;
車輛高速大、中負荷時,以純機械傳動模式運行,提高了傳動效率。
附圖說明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車輛用混合動力裝置的一種技術方案的結構示意簡圖;
圖中:1、發動機,2、第一發電機/電動機,3、第二發電機/電動機,4、動力耦合與分配裝置,5、離合器;4.1、太陽輪,42、行星架,43、齒圈,44、行星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地描述。
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車輛用混合動力裝置的構造是:包括發動機1、第一發電機/電動機2、第二發電機/電動機3、動力耦合與分配裝置4、離合器5。所述動力耦合與分配裝置4,包括太陽輪41、行星架42、齒圈43、行星輪44。其中,所述離合器5用于控制所述太陽輪41和所述行星架42之間的相對轉動,所述離合器5的一端連接所述行星架42,所述離合器5的另一端連接所述太陽輪41,所述第一發電機/電動機2的轉子與所述太陽輪41相連,所述第二發電機/電動機3的轉子與所述齒圈43相連,由所述齒圈43輸出動力。
上述車輛用混合動力裝置可以實現的三種工作模式如下:
在起步或倒車時,車輛以純電動模式運行,所述離合器5松開,所述第一發電機/電動機2不工作,所述第二發電機/電動機3以電動機方式工作驅動車輛。
在低速或高速小負荷時,車輛以混聯驅動模式運行,所述離合器5松開,所述第一發電機/電動機2以發電方式工作,所述第二發電機/電動機3以電動方式工作,所述發動機1的輸出軸的一部分動力以機械方式直接驅動車輛,另一部分動力由所述發電機/電動機2發電,再由發電機/電動機3驅動車輛,形成混聯驅動。
在高速大、中負荷時,車輛以純發動機方式驅動,所述離合器5結合,所述太陽輪41、所述行星架42和所述齒圈43形成一體,所述發動機1的輸出軸的動力以機械傳動方式輸出,形成純發動機方式驅動車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未經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9047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汽車用混合動力裝置
- 下一篇:用小型內燃機啟動機動車的裝置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B60K 車輛動力裝置或傳動裝置的布置或安裝;兩個以上不同的原動機的布置或安裝;輔助驅動裝置;車輛用儀表或儀表板;與車輛動力裝置的冷卻、進氣、排氣或燃料供給結合的布置
B60K6-00 用于共用或通用動力裝置的多個不同原動機的布置或安裝,例如具有電動機和內燃機的混合動力系統
B60K6-08 . 包括燃機以及機械或流體能量儲存裝置的原動機
B60K6-20 . 包括電動機和內燃機的原動機,例如HEVs
B60K6-22 ..以專門適用于HEVs的設備、部件或裝置為特征的
B60K6-42 ..以混合電動車輛的體系結構為特征的
B60K6-50 ..以傳動單元的類型或布置為特征的動力傳動系統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