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發動機汽缸活塞安裝工具在審
| 申請號: | 201020189847.6 | 申請日: | 2010-05-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871907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6-22 |
| 發明(設計)人: | 郭光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郭光文 |
| 主分類號: | B23P19/02 | 分類號: | B23P19/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漢市武昌洪山區珞***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發動機 汽缸 活塞 安裝 工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發動機汽缸活塞安裝工具,特別是一種適合單人安裝發動機中汽缸活塞并具備同時自動調節作用力大小將帶活塞環的汽缸活塞裝配到汽缸中的簡易裝配工具,屬于機械制造領域。
背景技術
在發動機的裝配、維修過程中,尤其是在院校機械類學生發動機裝配的實習訓練中,由于活塞環需要完成先受力張開安裝到活塞上,再受力合緊與活塞一起裝配到汽缸里兩個裝配動作,裝配時力度不易掌握,使發動機活塞、活塞環、汽缸之間的裝配效率不高,耗時費力。目前,國內研究大部分都是活塞環與活塞裝配這部分,如授權公告號為CN?2788979Y、專利號為ZL?200520034059.9的實用新型專利《發動機活塞環的裝配裝置》,授權公告號為CN?101058145A、申請號為200710099638.5的發明專利《具有清潔裝置的活塞環裝配機》等國內與活塞環有關的16項專利都以解決活塞環安裝為目的。而活塞環裝配后的活塞如何安全高效裝入發動機汽缸的裝置相對較少,尤其是缺少適合單人裝配的簡易工具。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解決手動裝配發動機工程中,單人難以簡單有效地完成活塞環徑向壓縮到活塞上活塞環凹槽與同時推動活塞軸向進入汽缸兩個操作的問題,提供一種簡單實用、工作效率高、活塞與活塞環損傷程度低,適合發動機生產過程中活塞的單人專用裝配工具。
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是:一種發動機汽缸活塞安裝工具,由中心的彈簧軸向推動機構和四側對稱分布的連桿徑向壓縮機構兩部分組成。彈簧軸向推動機構由壓套(1)、彈簧(8)、套筒(4)、滑桿(7)依次沿軸向內外套接構成,其中套筒(4)與滑桿(7)可以通過圓柱銷(11)將兩者孔連接固定相對伸長位置,可以實現推動汽缸活塞的軸向運動;連桿徑向壓縮機構由4個沿套筒(1)四周均勻分布并與壓套(1)鉸接相連的轉動手構成,每個轉動手由與壓套(1)通過圓柱銷(2)鉸接的連桿(3)、與連桿(3)通過圓柱銷(5)鉸接的連桿(6)、與連桿(6)通過圓柱銷(10)鉸接的接觸板(9)組成,可以實現同時壓縮汽缸活塞上兩圈活塞環進入活塞的活塞環凹槽的徑向運動。
本實用新型的內容中:所述壓套(1)內部環形空腔依次套有彈簧(8)、套筒(4);套筒(4)套在滑桿(7)上并可通過圓柱銷(11)固定。彈簧(8)、套筒(4)可在壓套(1)內軸向往復運動。
本實用新型的內容中:所述壓套(1)與連桿(3)、連桿(3)與連桿(6)、連桿(6)與接觸板(9)分別通過圓柱銷(2)、圓柱銷(5)、圓柱銷(10)鉸接,可實現相互之間的相對轉動。
本實用新型的內容中:如附圖6、7、8所示處于裝配過程時,所述接觸板(9)與處于自由張開狀態的兩個活塞環(13)相切接觸,連桿(6)底部支撐在汽缸(14)的環形臺階口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結構簡單容易操作,提高裝配效率。
(2)徑向壓縮活塞環動作與軸向推動活塞動作同時完成,明顯降低了勞動強度。
(3)軸向推動活塞動作時采用彈簧柔性傳遞作用力,實現自動調節作用力大小,避免外力直接作用活塞時力過大易沖擊活塞或汽缸,過小活塞無法順利裝配到汽缸的問題。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沿對稱面的剖視圖A-A。
圖3是圖1中B部分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各組成部件的爆炸圖。
圖5是圖4結構的剖視圖C-C。
圖6是本實用新型裝配汽缸活塞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圖6結構的剖視圖D-D。
圖8是圖7中E部分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中:1-壓套、2-圓柱銷、3-連桿、4-套筒、5-圓柱銷、6-連桿、7-滑桿、8-彈簧、9-接觸板、10-圓柱銷、11-圓柱銷、12-汽缸活塞、13-活塞環、14-汽缸。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各附圖。
如附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與汽缸活塞、汽缸接觸,因活塞上的活塞環處于自由張開狀態,活塞套在汽缸臺階口上無法進入到汽缸中。操作者施加外力垂直作用于壓套1上,壓套1向下移動。壓套1向下移動同時引起徑向壓縮活塞環與軸向推動活塞兩個動作產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郭光文,未經郭光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8984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入侵外力視頻監控及預警的方法
- 下一篇:小錐孔碗型齒輪磨齒夾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