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煤礦管道逃生隧道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186540.0 | 申請日: | 2010-04-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96084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1-05 |
| 發明(設計)人: | 劉繼捆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繼捆 |
| 主分類號: | E21F11/00 | 分類號: | E21F1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10020 內蒙古自治區***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煤礦 管道 逃生 隧道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煤礦管道逃生隧道,尤其是一種自動逃生系統。
背景技術
開采地下資源如煤礦、金屬礦,經常需要在地下巷道進行。在巷道環境下作業經常會發生意外事故,比如塌方,冒頂、漏水,瓦斯爆炸,火災、以及地下有毒氣體泄露等,從而對地下巷道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構成了極大威脅。通過對地下巷道系統的結構進行加固,完善巷道工作的安全管理,以及對地下巷道實施各種監控,并建立地下巷道中人員的通信聯系系統等,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或者減少意外事故的發生,并從而降低意外事故發生后的損失,但以上這些措施都無法在致命性事故(如塌方、爆炸、冒頂、漏水、火災等)突發時,對巷道中人員的人身安全提供保護,也無法實現人員在最短的時間內逃生。在這種情況下,迫切需要一種適用于地下巷道的人員逃生系統,從而可以保證在發生礦難時,地下人員的人身安全和逃逸。
中國專利申請CN200710041645是關于一種逃逸系統,特別是針對地下巷道發生緊急情況下的安全逃生系統以及實現方法。該系統主要由多節逃逸管道(或者逃生管道)連接組成,每節管道設有進出口,打開后可以允許人員進出,關閉后可以防水防火等。管道內可以允許人員通過支架、導軌或吊索等利用自身體力或者借助機械動力攀爬。相連的兩節管道之間有可以打開及閉合的隔離板,打開時人員可以通過,閉合時可以阻擋水及有毒氣體。逃逸管道內有附屬的供給導管,通過開口處可以供應氧氣、水、食物及應急物品如藥品等。
在發生礦難的時候,時間是非常緊迫的,被困人員應當在最快的時間脫離危險的境地,但是以上發明主要依靠人的自身體力或者簡單的機械動力進行攀爬,不僅很難快速脫離危險,而且人力攀爬體力消耗大,且容易失手滑落造成危險。
綜上所述,現在急需一種能在發生礦難時快速、安全將被困人員送到地面的裝置。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快速、安全將被困人員送到地面的系統。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包含:高強度的管道,從地面延伸到工作面,開設在工作面的供人員進入的逃生門,布置在管道內部的可循環鏈條系統,用于搭載被困人員的救生滑車以及被困人員配搭的呼吸器。
煤礦管道逃生隧道可以布置在地面與工作面之間,管道采用高強度材料制成,可以抵御塌方或者爆炸等的沖擊。在隧道位于工作面的地方設置人員進出的門。發生礦難時被困人員可以迅速進入逃生隧道。
為了能快速安全撤離被困人員,本實用新型采用自動系統。主要由循環運行的鏈條和搭乘人員的救生滑車構成。在隧道頂部設置運行系統需要的電機,在隧道內設置由上部轉動輪和工作面底部轉動輪和連接在轉動輪之間可以循環轉動的工礦鏈條,使得鏈條在電機的帶動下在隧道內循環轉動。當有人員需要升頂的時候,戴好呼吸器,把救生滑車的鉤子搭在鏈條的空擋中,人員固定在救生滑車上依靠鏈條快速上升直到逃生隧道頂部出口。
本實用新型采用自動運行的系統,不再單純依靠被救人員的體力,比現有系統救援速度大大提高,同時還有效的保障了人員安全。
附圖說明
圖1為煤礦管道逃生隧道上部示意圖
圖2為煤礦管道逃生隧道底部示意圖
圖3為煤礦管道逃生隧道橫截面示意圖
圖4為煤礦管道逃生隧道救生滑車與煤礦管道逃生隧道結合示意圖
圖5為救生滑車立體示意圖
圖6為救生滑車正面示意圖
圖7為救生滑車側面示意圖
圖8為煤礦管道逃生隧道整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具體說明:
首先打好從地面到工作面的救生通道22,然后將救生管道2鋪設好,救生管道2要采用高強度材料制成,使之能夠抵御塌方、爆炸造成的損害。同時在頂部布置4頂部轉動輪,在工作面布置5底部轉動輪,在兩個轉動輪上安裝工礦鏈條,同時安裝好頂部電機1,電機1可以帶動頂部轉動輪4,使工礦鏈條3能在兩個轉動輪上自動循環運行。同時在頂部開設進出口13,在工作面開設逃生門14。
布置好上述設備后,在隧道內部設置供救生滑車11運行的滑車支撐面12,方法是沿工礦鏈條3的方向,在鏈條兩側安裝平行的支撐面12,中間留出可以露出鏈條3的空間。
上述設備安裝完畢后,一旦發生事故,被困人員可以迅速進入逃生門14,戴上預先準備的呼吸器,將救生滑車11上的救生掛鉤9放進工礦鏈條3的鏈條孔中,同時系上安全帶6固定好身體以免快速上升時滑落,在上升的過程中,被困人員可以腳踩滑板11上的腳蹬8同時抓緊把手7,滑車11上的輪子10緊貼在支撐面12上,在鏈條3的帶動下快速向上運動直到脫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繼捆,未經劉繼捆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8654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