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液罐車及其外部加熱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186136.3 | 申請日: | 2010-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33498U | 公開(公告)日: | 2010-11-17 |
| 發明(設計)人: | 王新義;袁彥華;申永輝;韓永濤;張連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集車輛(集團)有限公司;駐馬店中集華駿車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H1/22 | 分類號: | B60H1/22;B60P3/22 |
| 代理公司: | 隆天國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呂俊清 |
| 地址: | 529144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罐車 及其 外部 加熱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液罐車,尤其與液罐車的外部加熱裝置有關。
背景技術
在寒冷的冬天,尤其是北方,氣溫通常都在0℃以下。在這種天氣狀況下,液罐車在運輸凝點較低的介質時不但要求罐體有保溫層,還要求有加熱裝置,否則罐體內的液體會凝固。如:花生油在3℃時就凝固了,如果液罐車沒有加熱裝置,花生油將無法卸貨。現有液罐車的加熱裝置主要有罐體內部焊加熱管或罐體外部焊加熱槽等方式。目前液罐車外部的加熱槽通常為長方形結構,但加熱槽通常壁厚比較薄,加熱時,加熱槽存在內部壓力,這種長方形的加熱槽容易發生崩裂。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液罐車的外部加熱裝置,其耐壓性能好。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液罐車的外部加熱裝置,包括一盒狀的第一加熱槽,所述第一加熱槽內設置有容納熱介質的空腔,所述第一加熱槽的底面為弧形面。
所述的液罐車的外部加熱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加熱槽的空腔內設置有一將所述空腔分隔成兩通道的隔板,所述隔板的底部與所述第一加熱槽的底部內壁相連,所述隔板的一端與所述第一加熱槽的一端內壁相連,所述隔板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加熱槽的另一端內壁之間設置有一連通所述兩通道的回流口。
所述的液罐車的外部加熱裝置,其中,所述外部加熱裝置還包括: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一加熱槽兩側的第二加熱槽和第三加熱槽,所述第二加熱槽和第三加熱槽均為盒狀,所述第二加熱槽和第三加熱槽內均設置有容納熱介質的空腔,所述第二加熱槽的空腔與所述第一加熱槽的其中一通道連通,所述第三加熱槽的空腔與所述第一加熱槽的另一通道連通。
所述的液罐車的外部加熱裝置,其中,第二加熱槽和/或第三加熱槽的底面為弧形面。
所述的液罐車的外部加熱裝置,其中,所述第二加熱槽的槽壁上設置有供熱介質流入的進口,所述第三加熱槽的槽壁上設置有供熱介質流出的出口。
所述的液罐車的外部加熱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加熱槽的槽壁上設置有排水口。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液罐車,包括一用于裝載貨物的罐體和上述加熱裝置,所述第一加熱槽焊接在所述所述罐體的底部中心。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液罐車的外部加熱裝置的加熱槽的橫截面為圓弧形,相比現有技術中的長方形加熱槽,其耐壓性更好,能夠有效避免液罐車加熱槽的崩裂問題;且弧形加熱槽相比長方形加熱槽在同等受熱面積的情況下的自重更輕,符合液罐車輕量化設計的要求。三個加熱槽同時加熱,保證了罐體加熱均勻,也提高了加熱速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外部加熱裝置焊接在液罐車罐體上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外部加熱裝置的工作原理圖(圖中箭頭方向為熱介質流動方向)。
具體實施方式
參閱圖1,其為本實用新型液罐車外部加熱裝置的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該外部加熱裝置包括:一焊接在液罐車罐體1的底部中心的第一加熱槽2和分別焊接在罐體1底部并位于第一加熱槽2兩側的一第二加熱槽3和一第三加熱槽4。
第一加熱槽2呈盒狀,其兩端封閉,內部設置有容納熱介質的空腔21。為了提高第一加熱槽2的耐壓性,避免第一加熱槽2在加熱過程中出現崩裂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加熱槽2的底面設計成弧形,實驗證明,該種底面為弧形的加熱槽相比現有技術中的長方形加熱槽的耐壓性更好,且,同等受熱面積的情況下的自重更輕,符合液罐車輕量化設計的要求。
為了延緩加熱體通過該第一加熱槽2的時間,保證熱介質的熱量被有效利用,本實用新型還在第一加熱槽2的空腔21內設置有一將空腔21分隔成兩通道211、212的隔板22。隔板22的底部與第一加熱槽2的底部內壁相連,隔板22的一端與第一加熱槽2一端的內壁相連,隔板22的另一端與第一加熱槽2另一端的內壁之間設置有一回流口213。該回流口213用以連通該兩通道211、212。
第二加熱槽3和第三加熱槽4的結構與第一加熱槽1大致相同,也呈盒狀結構,其內部也設置有容納熱介質的空腔31、41,只是第二加熱槽3和第三加熱槽4相對于第一加熱槽2的寬度更窄,其對耐壓性的要求不如第一加熱槽2耐壓性要求高,所以,第二加熱槽3和第三加熱槽4的底面可設計成弧形也可不設計成弧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集車輛(集團)有限公司;駐馬店中集華駿車輛有限公司,未經中集車輛(集團)有限公司;駐馬店中集華駿車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8613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