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磁動的插秧機強制推秧栽植臂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185328.2 | 申請日: | 2010-05-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830650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5-18 |
| 發明(設計)人: | 周永清;朱思洪;賀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C11/02 | 分類號: | A01C1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0095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插秧機 強制 栽植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稻插秧機,特別是一種能用于各種插秧機分插機構的強制推秧栽植臂。?
背景技術
水稻插秧機栽植臂中的推秧裝置是一種定時往復機構,它的作用是將插秧機秧箱上的毯狀秧苗取下一小塊并將其植入田中的裝置。目前,在國內外市場上出售的插秧機行星輪系式分插機構栽植臂結構形式及其推秧裝置傳動原理一致,且步行插秧機用四桿式分插機構中的推秧裝置傳動原理也基本相同,栽植臂隨分插機構實現插秧軌跡,栽植臂內的推秧裝置做相對于栽植臂的直線往復運動:由平面凸輪、撥叉、推秧桿和彈簧共同完成推秧動作,其結構形式簡單,但由于推秧機構在實施插秧作業過程中,要以每分鐘100~200次的頻率進行工作,在此過程中必須克服彈簧大于100N的推秧彈簧作用力,這樣勢必造成耗費能量高、機械磨損快、相對震動大、使用壽命短等弊病,尤其是不能適應不同的轉速,特別是作業速度變化較大時,往往出現推秧結束時間提前或滯后,這是由于推秧的開始時間決定于凸輪的廓線,而推秧時間的長短則決定于彈簧的剛度。當插秧速度太慢時,推秧提前,反之推秧滯后,這就造成秧苗的直立度差,影響秧苗的返青。而一般情況不會更換彈簧,因此插秧機只能在一定的速度范圍內作業,對速度的適應能力差。?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磁動的強制推秧栽植臂,該機構能解決上述的問題,滿足插秧機的插秧要求。?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本實用新型的栽植臂由栽植臂殼體1、至少一個安裝孔2、電磁鐵3、銜鐵4、彈簧5、推秧桿6、秧針7組成,通過至少一個安裝孔2將栽植臂安裝在分插機構上,隨分插機構實現插秧所需軌跡;其特征在于:銜鐵4與推秧桿6固聯,彈簧5一端固定在栽植臂殼體1上,另一端固聯在銜鐵4上,銜鐵4連同推秧桿6在電磁吸力與彈簧力的作用下實現相對于秧針7的往復運動,在推秧桿6伸出時將秧針7上的秧苗推入土中?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該機構使用電磁吸力與彈簧力實現推秧桿往復運動完成插秧作業,結構簡單,磨損小,受控的電磁鐵可以在精確時間釋放推秧桿,實現推秧作業,能保證秧苗的直立度,且能適應各插秧速度的要求。?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原理示意圖。?
附圖中:1、栽植臂殼體,2、安裝孔,3、電磁鐵,4、銜鐵,5、彈簧6、推秧桿,7、秧針。?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栽植臂由栽植臂殼體1、至少一個安裝孔2、電磁鐵3、銜鐵4、彈簧5、推秧桿6、秧針7組成,通過至少一個安裝孔2將栽植臂安裝在分插機構上,隨分插機構實現插秧所需軌跡;銜鐵4與推秧桿6固聯,彈簧5一端固聯在栽植臂殼體1上,另一端固聯在銜鐵4上,銜鐵4連同推秧桿6在電磁吸力與彈簧力的作用下實現相對于秧針7的往復運動,在推秧桿6伸出時將秧針7上的秧苗推入土中?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工作時,電磁鐵通電,銜鐵4連同推秧桿6在大于彈簧力的電磁吸力作用下縮回,栽植臂隨分插機構一起實現取秧動作并將秧苗正確地送入田中,在控制系統觸發下電磁鐵斷電,銜鐵4連同推秧桿6在彈簧力的作用下伸出,將秧針7上的秧苗推入土中。?
上述具體實施方式用來解釋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是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限制,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凡對本實用新型采取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所獲得的技術方案,都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農業大學,未經南京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8532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小型防爆執行器
- 下一篇:滾柱絲杠機構及相關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