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核級電纜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185020.8 | 申請日: | 2010-05-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820470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5-04 |
| 發明(設計)人: | 曾祥歷;齊宏文;王鶴斌;梁國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揚州市新曙光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B7/00 | 分類號: | H01B7/00;H01B7/29 |
| 代理公司: | 北京連和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李海燕 |
| 地址: | 2256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纜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核電站用電纜,尤其涉及一種核級電纜。
背景技術
根據國家中長期規劃,核電站將加快建設步伐,特別是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更會優先考慮,預計到2020年以前,將新建27個百萬千瓦級的核電機組,新增核發電裝機容量將達3000萬千瓦,每年將有二到三個核電機組開工建設。到2020年核電在總發電容量中的比重將從目前1.8%上升到4%。對于核電站,按保守的估計,投資也在400億美元以上。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希望新建核電站的平均國產化率能夠達到70%,這樣估計有280億美元(約2240億人民幣)的貨物可能國產化。從我國電線電纜行業分析,在目前電纜制造技術水平上,再進一步改進設備和產品開發,電線電纜的國產化率可達到95%以上。據上海電纜研究所測算,目前,我國國內核電站電纜年需求量在6000km以上,而且每年將以20%的速度遞增,國際市場需求在30萬km以上,核電站用電纜市場前景廣闊,開發生產核電站用電纜具有較好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但是現有的核電站用電纜阻燃性能不較差,安全性方面還需要提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提供了一種阻燃性能好、壽命長、抗震性能優的核級電纜。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若干根相互絞合的銅導體和無鹵聚烯烴外護套,每根銅導體外表面依次擠包交聯聚乙烯絕緣層和無鹵低煙聚烯烴絕緣層構成纜芯,每根纜芯外都設有第一隔氧層,所有纜芯外共同包有第二隔氧層,每根纜芯外的第一隔氧層與第二隔氧層之間設有填充料,所述的外護套設置在第二隔氧層外側。
所述的第一隔氧層由內向外依次為無鹵低煙聚烯烴繞包帶和銅帶繞包帶。
所述的第二隔氧層由內向外依次為無鹵低煙聚烯烴繞包帶和銅帶繞包帶。
所述的填充料為無鹵低煙填充料。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結構合理簡單,生產制造容易、成本低。電纜具有較強的電性能、絕緣性能、阻燃性能;電纜結構緊湊、圓整,完全能夠滿足核電站用電纜的性能要求。主要應用于核電站,也可用于高層建筑、地鐵、船舶、石化等領域,用途比較廣泛。由于它具有HCL釋放量低、絕緣電阻高、產品壽命長等優點,在燃燒時不產生有毒氣體和煙霧,有利于救護工作的順利進行和受災人員的撤離,同時對儀器、設備不產生腐蝕,完全適用于核電站及其它安全要求高的場合。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是導體,2是交聯聚乙烯絕緣層,3是聚烯烴絕緣層,4是聚烯烴繞包帶,5是銅帶繞包帶,6是填充料,7是聚烯烴繞包帶,8是銅帶繞包帶,9是聚烯烴外護套。
具體實施方式
核級電纜,包括若干根相互絞合的銅導體1和無鹵聚烯烴外護套9,每根銅導體1外表面依次擠包交聯聚乙烯絕緣層2和無鹵低煙聚烯烴絕緣層3構成纜芯,每根纜芯外設有第一隔氧層,所有纜芯外共同包有第二隔氧層,每根纜芯外的第一隔氧層與第二隔氧層之間設有填充料6,所述的外護套9設置在第二隔氧層外側,所述的第一隔氧層由內向外依次為無鹵低煙聚烯烴繞包帶4和銅帶繞包帶5,所述的第二隔氧層由內向外依次為無鹵低煙聚烯烴繞包帶7和銅帶繞包帶8。所述的填充料6為無鹵低煙填充料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揚州市新曙光實業有限公司,未經揚州市新曙光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8502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織網機防撞梭裝置
- 下一篇:環錠細紗機中集聚紡紗裝置的一體化異形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