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陶瓷壓蓋模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182915.6 | 申請日: | 2010-05-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702261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1-12 |
| 發明(設計)人: | 陳中紅;顧建新;毛禮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中紅 |
| 主分類號: | B21D37/10 | 分類號: | B21D37/10;B21D51/48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陳忠輝 |
| 地址: | 210000 江蘇省南京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陶瓷 壓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蓋模,尤其涉及一種陶瓷壓蓋模。
背景技術
傳統的壓蓋模采用硬質合金制造,但由于材料的硬度一般都超不過HRC70,這就決定了零件在使用不長的時間就會造成磨損,導致表面的光潔度大大降低,最終使得壓蓋后瓶蓋表面的保護膜脫落。由馬口鐵作為基體的瓶蓋失去表面保護膜的保護后在潮濕的環境中很快就會生銹,導致成品外觀受損,直至影響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為了減少瓶蓋在壓蓋過程中的生銹,是所有啤酒及飲料生產廠家一直想要攻克的課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陶瓷壓蓋模。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陶瓷壓蓋模,包括有壓蓋模本體,其中:所述壓蓋模本體內設有內口圓弧,所述的壓蓋模本體外設有保護套。
進一步地,上述的陶瓷壓蓋模,其中:所述內口圓弧的光潔度小于或是等于0.2μm。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優點主要體現在:內口圓弧設計合理,光潔度高,滿足瓶蓋的制造需要。同時,有著較佳的耐磨特性,熱膨脹系數大。并且,在制造時改變晶體內部結構,形成亞穩的四方相和立方相,使其由單一的單斜相變成了雙晶結構的四方和立方相。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優點和特點,將通過下面優選實施例的非限制性說明進行圖示和解釋。這些實施例僅是應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換或者等效變換而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的范圍之內。這些附圖當中,
圖1是帶有保護套的陶瓷壓蓋的剖面模構造示意圖;
圖2是壓蓋模本體的剖面模構造示意圖。
圖中各附圖標記的含義如下:
1?壓蓋模本體???????2?保護套
3?內口圓弧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的陶瓷壓蓋模,包括有壓蓋模本體,其與眾不同之處在于:所述壓蓋模本體內設有內口。同時,所述壓蓋模本體以陶瓷作為主料,在陶瓷中添加有稀土氧化物作為穩定劑,形成固溶體和復合體。并且,所述內口圓弧中的陶瓷構成雙晶結構的四方和立方相。進一步來看,為了便于提高使用壽命,在壓蓋模本體外可以設有保護套。同時,為了瓶蓋的成形完美,內口圓弧與壓蓋模本體光滑過渡。
同時,為了滿足加工的需要所述的陶瓷包括氧化鋁、氧化硅、氧化鋯、氮化硅。穩定劑包括CeO2、Y2O3、ZrO2和Al2O3。并且,所述內口圓弧的光潔度小于或是等于0.2μm。當然考慮到非精密瓶蓋的扣合,內口圓弧的光潔度亦可以小于或是等于0.4μm。同樣的,內口圓弧的硬度大于或是等于HRC80。
結合本陶瓷壓蓋模的制作方法來看,其特別之處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①,粉體制備,即將氧化鋁粉、氧化硅、氧化鋯、氮化硅制備成粉體,粉體粒度在1微米以下,符合超細粉碎且使其粒徑分布均勻。
步驟②,壓蓋模成型,包括有干壓成型、注漿成型、擠壓成型、冷等靜壓成型、注射成型、流延成型、熱壓成型與熱等靜壓成型,構成顆粒狀陶瓷坯體。
步驟③,燒結,即采用熱等靜壓燒結或是微波燒結法或是電弧等離子燒結或是自蔓延燒結,將顆粒狀陶瓷坯體致密化并形成固體材料;所述的燒結為在1450攝氏度下燒結1~4小時。
步驟④,精加工,即將步驟③制取的固體材料采用小于1微米的Al2O3微粉或金剛鉆膏進行研磨拋光;或是采用激光研磨及拋光;或是超聲波研磨及拋光,獲得陶瓷壓蓋模。這樣,陶瓷壓蓋模與瓶蓋接觸要表面有要求很高的光潔度、如鏡面一樣,以增加潤滑性,耐磨性。
最后,進行封裝,即將陶瓷壓蓋模的陶瓷部分與不銹鋼或是碳鋼材料連接,采用粘接膠水或是機械方法壓進。
再進一步來看,所述的粉體中參入有可塑劑及粘結劑,所述的可塑劑為重量比在10%~30%的熱塑性塑膠,所述的粘結劑為重量比在1%~2%的聚乙烯醇或是甲基纖維素或是海藻酸胺。同時,所述粘結劑及可塑劑與粉體在150~200℃溫度下均勻混合。并且,為了制造便捷,在粉體中參入有重量比在1~2%的潤滑劑,所述潤滑劑為硬脂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中紅,未經陳中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8291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多工位精密級進模自動導料裝置
- 下一篇:四面刻痕鋼絲的刻痕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