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雙工位全自動血流變測試儀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181125.6 | 申請日: | 2010-04-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73104U | 公開(公告)日: | 2010-12-15 |
| 發明(設計)人: | 楊軍京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眾馳偉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11/14 | 分類號: | G01N1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陳慧珍 |
| 地址: | 102200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工 全自動 血流 測試儀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生化檢測儀器,尤其是一種用于醫學檢測用的雙工位全自動血流變測試儀。
背景技術
血液是人體的生命之源,人體內血液的變化能準確反映出人體的健康狀態,疾病種類和性質,血液流變學是研究血液的變形性和流動性的科學,血液粘度是反映血液特性的一個指標。為及時發現疾病,在醫學領域常采用各種血液流變儀檢測血液粘度的變化,從而協助醫生判斷人體的健康狀況。經常采用的兩項檢測分別是全血測試和血漿測試,全血測試一般采用錐板式測量方式,血漿測試采用壓力傳感式方式(即毛細管式)。
現有的血流變測試儀均為單工位,僅僅是將機械部分的簡單整合,通過一套控制系統進行控制,儀器進行全血粘度測量時,一般不能同時進行血漿粘度的測量,如公開的實用新型專利ZL200820079575.7《自動血液流變測試儀》,僅能進行全血測試,還需要配合其它儀器進行血漿測試,測試數度慢、效率低,尤其不適合大批量血樣的測試。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雙工位的全自動血流變測試儀,兩個工位可以同時互不干擾的獨立工作,亦可互為替代同時進行同一種項目的測試,靈活度高,適合大批量血樣的測試工作。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雙工位全自動血流變測試儀,包括機箱、測試組件、清洗裝置及控制裝置,安裝于機箱工作面上的測試組件為兩套,每套測試組件均包括試管盤、加樣臂、錐板式全血測試組件、毛細管式血漿測試組件及相應的控制裝置。
所述錐板式全血測試組件的機芯由U型基座、底面、上蓋和活動帽組成,所述底面、上蓋和活動帽之間形成血池,所述血池中安裝有一帶下錐面的旋轉體,所述旋轉體通過轉軸與位于底面下面的磁盤相接;對應磁盤的下方,所述基座上安裝有驅動線圈,邊沿處設有轉速傳感器;所述轉軸下端設有可調軸承。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一個工作面上安裝兩套測試系統,并且每套系統中由一個試管盤、加樣臂、錐板式全血測試組件、毛細管式血漿測試組件以及一整套的沖洗、電路、溫控、操作系統組成,在進行全血粘度測試的同時,由另一系統進行血漿粘度的測量,兩套系統可互為替代、互為備用,亦可單獨獨立工作,通過系統數據整合,其測量結果可進入報告單,統一打印,對于大批量血樣的測試工作,具有處理速度快,效率高的特點。
附圖說明
下面根據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實施例的組成結構圖;
圖2是所述實施例采用的錐板式全血測試組件機芯結構剖視圖。
圖中:
1、錐板式全血測試組件;2、試管盤;3、加樣臂;4、清洗池;5、毛細管式血漿測試組件;6、機箱;
101、U型基座;102、底面;103、上蓋;104、活動帽;105、蓋帽;106、水平氣泡;107、磁盤;108、轉軸;109、旋轉體;110、驅動線圈;111、轉速傳感器;112、可調軸承;113、血池。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給出了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的組成結構圖,如圖所示,在機箱6的工作面上同時安裝有兩套測試組件,每套測試組件均包括試管盤2、加樣臂3、錐板式全血測試組件1、毛細管式血漿測試組件5和相應的清洗池4,相應的控制驅動裝置安裝于機箱之內,另外配置有完成清洗及加樣的多個蠕動泵及管路系統。
圖2給出了錐板式全血測試組件的機芯結構剖視圖,其由U型基座101、底面102、上蓋103和活動帽104組成,所述底面102、上蓋103和活動帽104之間形成血池113,所述血池113中安裝有一帶下錐面的旋轉體109,所述旋轉體通過轉軸108與位于底面102下面的磁盤107相接;對應磁盤107的下方,所述基座101上安裝有驅動線圈110,邊沿處設有轉速傳感器111;所述轉軸108下端設有可調軸承112,另外為配合整個儀器的調平,活動帽104上設有蓋帽105,蓋帽上安裝有水平氣泡106,上蓋104上設有加液口用來注入血樣,血池113設有排液孔與系統清洗系統相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眾馳偉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北京眾馳偉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8112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