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新型帶熔斷器型插拔式互感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180427.1 | 申請日: | 2010-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55525U | 公開(公告)日: | 2010-11-24 |
| 發明(設計)人: | 孫志英;馬廣續;劉永剛;郭志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固緣電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F38/24 | 分類號: | H01F38/24;H01F27/4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華專利事務所 31219 | 代理人: | 余明偉 |
| 地址: | 201108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熔斷器 型插拔式 互感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插拔式互感器,特別涉及一種新型帶熔斷器型插拔式互感器。
背景技術
為了大幅度地節省土地面積,緊湊型變電站、模塊化變電站無疑是未來電力設備主要的發展方向,插拔式互感器便是模塊化變電站的重要設備之一。當電壓較低時(10kV及以下),由于所要求的絕緣爬距短,互感器加裝熔斷器,可在較小的體積內實現。當電壓等級比較高時(如35kV),由于所要求的絕緣爬距比較大,若沒有其他措施,加裝熔斷器后,互感器的體積非常大,甚至超過了非插拔式互感器。所以,解決熔斷器的插入方式,意義重大。
此外,由于我國配電網為非有效接地系統,存在著鐵磁諧振問題。解決系統諧振的有效方式為加裝一次消諧器,這就需要互感器的高壓繞組末端能夠達到不小于系統線電壓的耐壓水平。目前的插拔式互感器均無此設計,如專利號為CN88107737.2,專利名稱為高壓電壓互感器的專利,公開了以下內容:一種高壓電壓互感器,特別是一種端頭結構的組合式高壓電流和電壓互感器,它有一個處于高電壓的芯子,一個具有帶槽金屬屏蔽的高壓線圈同軸地包圍該芯子,該互感器還有一個也是同軸地包圍該高壓線圈的低壓線圈以及一個包圍該高壓和低壓線圈的處于地電位的同軸屏蔽電極,其特征是:金屬屏蔽(20)借助引出導線(21)與高壓線圈(16)的接線柱(X)相連接;在距離該金屬屏蔽(20)不超過5毫米的微小間隔(A)內與該金屬屏蔽(20)絕緣地設置一個同心地包圍該金屬屏蔽的漏電電極(22);該漏電電極(22)通過一根或多根連接導線(27)以電感最小的方式與屏蔽電極(18)導電地相連接;低壓線圈(17)具有一個附加有槽的金屬屏蔽(25),該金屬屏蔽也是以電感最小的方式與該屏蔽電極(18)導電地相連接。可以看到,上述電壓互感器在耐壓水平方便有所欠缺。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具有較短的絕緣距離及能夠耐受高電壓的末端出線方式的帶熔斷器型插拔式電壓互感器,已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需要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所要解決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新型帶熔斷器型插拔式互感器,以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
為解決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帶熔斷器型插拔式互感器,包括壓接器及高壓繞組出線末端,所述壓接器包括:連接外部器件的第一應力錐;連接內部熔斷器的第二應力錐;其中,所述第一應力錐及所述第二應力錐通過介質澆注在一起,且所述介質未與所述第一應力錐及所述第二應力錐接觸的表面包裹一層絕緣層;所述高壓繞組出線末端包括:連接設置在所述帶熔斷器型插拔式互感器內的接插口的第三應力錐;與所述第三應力錐相連接的高壓硅膠線;包裹住所述第三應力錐及所述高壓硅膠線的連接處的絕緣體。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之一,所述介質與第一應力錐的接觸面積大于所述介質與所述第二應力錐的接觸面積。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之一,所述介質為環氧樹脂。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之一,所述絕緣層為硅橡膠。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之一,所述絕緣體為硅橡膠。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具有較短的絕緣距離及能夠耐受高電壓的末端出線方式。
附圖說明
圖1為壓接器及高壓繞組出線末端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帶熔斷器型插拔式互感器上的位置說明圖。
圖2為壓接器的截面示意圖。
圖3為高壓繞組出線末端的界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
請參閱圖1,一種新型帶熔斷器型插拔式互感器,包括壓接器及高壓繞組出線末端,其中,圖中A所示的陰影部分為壓接器所在的位置,B所示的陰影部分為高壓繞組出線末端所在的位置。
請參閱圖2,所述壓接器包括:
連接外部器件的第一應力錐1;
連接內部熔斷器的第二應力錐4;
其中,所述第一應力錐1及所述第二應力錐4通過介質3澆注在一起,且所述介質3表面包裹一層絕緣層2;
所述高壓繞組出線末端包括:
連接設置在所述帶熔斷器型插拔式互感器內的接插口的第三應力錐7;
與所述第三應力錐7相連接的高壓硅膠線5;
包裹住所述第三應力錐7及所述高壓硅膠線5的連接處的絕緣體6。
進一步的,所述介質3與第一應力錐1的接觸面積大于所述介質3與所述第二應力錐4的接觸面積。
進一步的,所述介質3呈去頂的椎體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固緣電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固緣電力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8042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繞制立繞線圈的支撐條
- 下一篇:新三相平衡變壓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