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GSM、WAN雙網絡通信監控系統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179044.2 | 申請日: | 2010-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854438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6-01 |
| 發明(設計)人: | 劉曉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曉麗 |
| 主分類號: | H04W24/04 | 分類號: | H04W24/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0630 廣東省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gsm wan 網絡 通信 監控 系統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監控系統裝置,特別是涉及采用GSM、WAN雙網絡通信的監控系統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監控系統較多,如GSM短信通信監控系統裝置,原理是通過移動運營商的通信網絡,在監控裝置與操作人員的手機之間,或是通過與監控中心的短信通信設備實現數據的交換,從而實現對某重要場合/設備等的遠程監控。實際使用中,短信通信費用較高,導致整個監控系統的運行維護費用很高;通過WAN/LAN網絡通信的監控裝置,是通過電信的網絡實現數據的交換,實際使用中存在操作復雜,對使用人員要求太高,設備的管理維護需要專業人員。?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的監控裝置操作復雜,運行維護費用高,通信網絡單一,通信網絡受限嚴重,監控系統功能升級困難的缺點,提供GSM通信、WAN網絡通信、監控功能于一體,充分利用GSM、WAN通信兩種通信方式的優勢而設計的,大大提高設備遠程通信的可靠性,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運行維護費用低,適合大批量生產、推廣的GSM、WAN雙網絡通信的綜合監控系統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CPU控制主模塊,GSM通信模塊,WAN網絡通信模塊,輸出控制模塊,輸入檢測模塊,人機交互模塊,擴展通信模塊,指示模塊等組成。本監控系統裝置采用GSM、WAN雙網絡通信熱備份,實現被監控對象的多種監控需求,包括動力環境監測/控制、煤氣監測、門禁、防盜、考勤、輔助照明、聯動控制、用電設備的控制等。所述的GSM、WAN雙網絡通信監控系統裝置,其特征是:設備輸入模塊檢測到被監控對象的工作狀態和告警狀態,通過GSM和WAN雙網絡通信互為補充的模式與監控中心或監控操作平臺通信,操作人員得到信息后,啟動相應的處理措施,然后再通過GSM、WAN通信網絡與設備通信,實現被監控對象的相應操作/處理。通過擴展通信模塊或WAN通信模塊對監控系統進行升級,實現更多的監控功能。?
涉及到GSM、WAN雙網絡通信綜合監控裝置的設計,利用GSM的快捷、組網簡單,WAN網絡的數據量大、費用低、可利用已有的WAN資源等優勢,使監控裝置和操作平臺間的通信可靠性更高。?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采用了GSM通信模塊、WAN通信模塊、控制電路板集成控制、可擴展功能模塊的技術方案,解決了普通監控設備操作復雜,運行、維護費用高,通信網絡單一,通信可靠性較低,監控系統功能升級困難等不足。其安裝方便,功能升級便捷,性能可靠,運行維護費用低,可適用于多種的智能控制領域:家庭智能化、小區智能化、機房智能化、基站智能化,設備智能化、無人職守場合等。?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系統組網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電路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圖中各元器件的附圖引出標號說明如下:圖標號說明:電信WAN網絡/因特網1,ADSL路由器2,交換機3,手提電腦4,普通電腦5,普通電腦6,局域網A?7,ADLS路由器8,交換機9,局域網B?10,GSM通信基站11,監控裝置主機12,手提電腦13,普通電腦14,GSM通信模塊15,WAN網絡通信模塊16,輸出控制模塊17,CPU控制主模塊18,輸入檢測模塊19,人機交互模塊20,擴展通信模塊21,指示模塊2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曉麗,未經劉曉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7904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