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轉向節鎖緊機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178710.0 | 申請日: | 2010-04-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46851U | 公開(公告)日: | 2010-11-24 |
| 發明(設計)人: | 徐上木;張德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洋汽摩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7/18 | 分類號: | B62D7/18 |
| 代理公司: | 溫州甌越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吳繼道 |
| 地址: | 3252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轉向 節鎖緊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鎖緊機構,尤其是一種轉向節總成上的轉向節鎖緊機構。
背景技術
轉向節是汽車轉向橋上的主要零件之一,轉向節的功用是承受汽車前部載荷,支承并帶動前輪繞主銷轉動而使汽車轉向,故其在汽車的安全運行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現有汽車的轉向節總成包括有轉向節、擋泥板、制動盤和輪轂總成,轉向節總成在固定鎖緊是采用在轉向節軸頭螺紋部位加工出平面,然后通過鎖緊螺母起到鎖緊輪轂總成的作用,鎖片與這個加工平面相適配,并通過螺釘與鎖緊螺母連接在一起,從而起到了防護鎖緊螺母松動的作用。現有的轉向節鎖緊機構包括有轉向節、輪轂軸承、調整螺母、鎖緊墊圈、六角螺母。傳統方式是將輪轂軸承固定在轉向節上,調整好間隙后將鎖緊墊圈套設于轉向節的軸頭上,再通過六角螺母將輪轂軸承固定在轉向節上。但是此種鎖緊方式還無法保證六角螺母和鎖緊墊圈能一直保持穩定的鎖緊狀態,在汽車的運動中常常會因為震動等因素引起六角螺母的松動,而一旦六角螺母松動并脫落后,則轉向節總成很可能會在汽車運動中從輪轂軸承上脫離,從而導致意外事故發生。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安全可靠,且結構簡單的轉向節鎖緊機構。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轉向節鎖緊機構,包括轉向節、輪轂軸承、鎖緊墊圈、螺母,將鎖緊墊圈套設在轉向節的軸頭上,螺母位于鎖緊墊圈與轉向節相抵觸一側的另一側,螺母壓緊鎖緊墊圈,其特征是:所述鎖緊墊圈包括墊圈本體和鎖環,墊圈本體上設有與鎖緊墊圈徑向相平行的限位臺,鎖環套設于轉向節的軸頭上并位于螺母和墊圈本體之間,鎖環的一端向螺母側壁所在面折彎,另一端向墊圈上的限位臺所在面折彎,鎖環與螺母和墊圈本體構成周向上的限位配合。其中,所述鎖環上向螺母側壁和墊圈本體上限位臺折彎的端部分別與螺母側壁和墊圈本體上限位臺緊密貼合。另外,所述鎖環可以為長條狀,鎖環上供轉向節軸頭穿過的軸孔孔徑與轉向節的軸頭直徑相適配。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螺母外形一般為多邊形,普遍采用六角螺母作為鎖緊用螺母,鎖環套設于轉向節的軸頭上并位于螺母和墊圈本體之間,且鎖環分別向六角螺母的側壁和墊圈本體上限位臺所在面折彎并緊密貼合,即鎖環端部與六角螺母形成周向上的限位配合,以及鎖環端部與墊圈本體形成周向上的限位配合,從而防止螺母在周向上發生轉動。鎖環上供轉向節軸頭穿過的軸孔孔徑與轉向節的軸頭直徑相適配,從而避免了鎖環在轉向節軸頭上發生擺動的情況出現,影響鎖緊效果。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局部放大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轉向節、螺母、墊圈本體和鎖環的組裝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3所示,本實施例包括有制動器1、輪轂總成2、制動盤3、轉向節總成4和彈簧托架5,轉向節總成4包括有轉向節41,其中轉向節總成4和輪轂總成2的固定是通過轉向節鎖緊機構來實現的,而轉向節總成4上的轉向節41、輪轂總成2上的輪轂軸承21、鎖緊墊圈6以及六角螺母7,鎖緊墊圈6包括有墊圈本體61和鎖環62,輪轂軸承21、墊圈本體61、鎖環62和六角螺母7依次套設于轉向節41的軸頭上并彼此壓緊,六角螺母7有六個角度不同的側壁,每個側壁所在面均為平面,圓形的墊圈本體61上設有與其徑向相平行的限位臺611,鎖環62為圓形,鎖環62上供轉向節41軸頭穿過的軸孔孔徑與轉向節41的軸頭直徑相適配,鎖環62兩端部分別有端面向六角螺母7側壁和墊圈本體61上限位臺611折彎,并且鎖環62上折彎的端面與六角螺母7側壁和墊圈本體61上限位臺611緊密貼合,由于鎖環62所折彎的兩端部對稱且折彎角度相互平行,此時鎖環62與六角螺母7和墊圈本體61構成了周向上的限位配合,如果六角螺母7要轉到將會受到鎖環62的限位,避免六角螺母7在周向上發生轉動。由此在各種惡劣的環境中,尤其是振動劇烈的情況下,六角螺母7也不容易發生松動甚至脫離的情況出現,從而在最大限度上保護了汽車的安全性,保證了人們的財產和人身安全。其中,鎖環也可以為長條形,這樣不僅不影響使用效果還節約了生產成本,增加了生產者的效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洋汽摩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南洋汽摩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7871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