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子輸液報警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172711.4 | 申請日: | 2010-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710763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1-19 |
| 發明(設計)人: | 胡蘭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教育學院 |
| 主分類號: | A61M5/36 | 分類號: | A61M5/36;A61M5/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博通專利事務所 51208 | 代理人: | 劉惠亭 |
| 地址: | 610041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子 輸液 報警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子報警裝置。
背景技術
病人輸液時,在袋(瓶)中的液體即將輸完時,需及時通知護士更換輸液袋(瓶)或者拔下針頭。否則,當液體輸完后,由于輸液瓶內的壓力低于人體的血壓,在壓力差的作用下,病人的血液會回流入針管中,使病人失血,出現凝血、血拴等現象,不利于病人的健康;或者由于液體已經流完,空氣進入輸液袋下方的輸液細管中,更換輸液袋時,需排出細管中的空氣,操作麻煩,增加了護士的工作;而稍有不慎,一旦有空氣進入病人靜脈,就可能導致靜脈拴塞,使患者出現胸悶、缺氧等癥狀,引起嚴重的醫療事故。因此,輸液時需要病人或者陪護人員隨時關注輸液的進程。而正在輸液的病人往往需要很好地休息,長時間關注輸液過程引起勞累;并且有些病人本身病情嚴重也無力做到。請人看護,既增加負擔,同時看護人也有需要離開的時候,或者難免疏忽大意。因此很有必要研制一種在輸液袋或輸液瓶中的液體即將輸完成能夠自動提示、報警的裝置。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電子輸液報警裝置,該裝置能在輸液瓶或輸液袋中的液體即將輸完時,自動發出聲音報警,以避免不及時更換輸液袋或拔下針頭所可能產生的后果和危害,同時病人也能夠安心休息,并減輕病人負擔。且該裝置與輸液液體不直接接觸,不會對輸液液體產生污染,結構簡單、成本低、使用方便。
本實用新型實現其發明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子輸液報警裝置,其結構特點是:
多諧振蕩器的輸出端與放大管一的基極相連,放大管一的集電極與電源的正極之間接有紅外發光二極管和限流電阻;
光敏三極管的集電極與電源正極相連,發射極則通過耦合電容與電源負極相連,光敏三極管的發射極還同時與音樂集成電路的觸發輸入端相連;
音樂集成電路的輸出端與放大管二的基極相連,放大管二的發射極接電源負極,集電極則經過喇叭與電源正極相接;
所述的紅外發光二極管置于U型桿一側的內面;光敏三極管置于U型桿另一側的內面;U型桿的內徑大于輸液瓶的直徑或大于裝滿液體時的輸液袋的厚度,U型桿的底部設有定位件。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是:
通過U型桿底部的定位件調整U型桿的位置,使輸液瓶或輸液袋位于U型桿內,且使U型桿上的紅外發光二極管和光敏三極管的位置位于輸液瓶或輸液袋靠近底部的下部。接通電源,本實用新型進入工作狀態。當輸液瓶或輸液袋的中有液體時,U型桿一則內面的紅外發光二極管發出的紅外光,經液體的吸收和反射作用后,只有很少部分能達到U型桿另一則內面的放置的光敏三極管處,光敏三極管由于接收到的紅外光很少,而處于截止狀態,音樂集成電路的觸發輸入端為低電平,其輸出也為低電平,放大管二截止,喇叭不發聲。當液體即將輸完時,液面下降至設定的位置處,紅外發光二極管發出的紅外光能夠不再通過液體而直接穿過輸液瓶或輸液袋,到達光敏三極管處的紅外光多,光敏三極管導通,音樂集成電路的觸發輸入端輸入高電平,其輸出端輸出音樂信號,通過放大管二放大后,由喇叭發聲,進入報警狀態,告知病人及相關人員,液體即將輸完,及時進行相關處理。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通過紅外發光二極管和光敏三極管為核心構成的傳感系統及U型桿的定位系統,能夠方便準確地判斷輸液瓶中的液體下降至設定位置。從而實現輸液過程的自動監控,輸液即將完成時的自動聲音報警。從而及時更換輸液袋或拔下針頭,可確保血液不回流,輸液袋下方的輸液管中不進入空氣,既保證病人的安全,也方便護士的操作;同時病人也能更好地休息,更有利于病人的康復,及減輕病人的負擔。
二、該裝置通過輸液袋或輸液瓶外的紅外發射與接收方式進行液面的監測,所有器件與輸液液體不直接接觸,不會對輸液液體產生污染,也不需對現有的輸液器件本身的結構作任何的改變。可用于任何體積、形狀的輸液袋或輸液瓶,易于推廣。
三、由兩個小的集成電路及少數外圍元件構成,整個電路部分可置于U型桿上,結構簡單,成本低、攜帶方便,使用簡單。
上述的U型桿的底部定位件的具體構成是:伸縮式連接桿的一端與U型桿的底部相連,另一端螺紋連接支撐盤或支撐腳或掛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教育學院,未經四川教育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7271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