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大容量的立式包裝袋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170784.X | 申請日: | 2010-04-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86114U | 公開(公告)日: | 2010-12-29 |
| 發明(設計)人: | 呂文藝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凱達印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D30/16 | 分類號: | B65D30/16;B65D30/10;B65D33/36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陳雪瑩 |
| 地址: | 362200 ***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容量 立式 裝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食品包裝領域,更具體的說涉及一種大容量的立式包裝袋。
背景技術
隨著市場的全球化以及地域的專業化,食品已經脫離了自產自銷的模式,為了確保食品在運輸和銷售過程中,不會被外界環境所污染,食品往往需要被放置在包裝袋中,傳統的包裝袋包括呈前后設置的兩片塑料薄膜,該兩片塑料薄膜首先在三個邊上形成有塑封邊,此時預留下來的邊則作為開口而供食品裝入,當食品被裝入后,則對剩余的邊進行塑封,從而形成完整的包裝袋。
該傳統的包裝袋雖能起到基本的密封以及保質的作用,但是仍存在如下缺陷:
一、由于被包裝起來的產品僅能被層疊式擺放,故該產品無法讓其商標或者外形特色展示在消費者的面前,故不便于產品的出售;
二、由于包裝袋一般是軟性材質,故該包裝袋中的食品容易由于包裝袋放置凌亂而受壓破碎,進而造成不易銷售的苦惱。
針對上述問題,目前有商家開發出了一種可立式包裝袋,具體如圖1所示,該可立式包裝袋100包括本體1和蓋體2,該本體1具有正面11、背面12、底面13以及嘴部14,該正面11和背面12的兩側和頂部均形成封合邊15,該頂部封合邊15的中部還預留有開口(圖中未示出),該開口供與嘴部14封合相連;該正面11、背面12還分別與底面13塑封并還沿該塑封線16向外突出而形成支撐條17,該蓋體2則與該嘴部14相連。由于該正面11和背面12的支撐條17的承載作用,故整個包裝袋100可以實現站立的功能,進而能便于銷售展示,同時還由于站立時所具有的有序擺放性,從而使得包裝袋100中的食品不容易損壞。
但是,該可立式包裝袋100在站立時,由于其具有下寬上窄的結構,故在產品運輸異或貨架擺放時,相鄰的兩個包裝袋100之間會留有空隙,從而使得空間無法被充分利用,進而增加了運輸或者擺放成本,另外由于其下寬上窄,故該包裝袋100的容量有限,而當需要增加容量時,又不得不增加運輸和擺放成本,故難以兩全。
有鑒于此,本發明人針對現有包裝袋100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產生。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大容量的立式包裝袋,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包裝袋在不增加運輸或擺放成本的前提下容量無法進一步提高的問題。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
一種大容量的立式包裝袋,包括本體,該本體具有正面、背面和底面,該正面和背面的頂部間形成有封合邊,其中,該本體還具有左側面和右側面,該正面和背面的左部分別與左側面形成封合邊,該正面和背面的右部分別與右側面形成封合邊,該正面、背面、左側面和右側面則分別與底部塑封并還均沿塑封線向外突出而形成支撐條。
進一步,該立式包裝袋還包括蓋體,該本體還具有嘴部,該本體的正面和背面的頂部封合邊還預留有供與嘴部封合相連的開口,該嘴部與該蓋體密封相連。
進一步,該左側面和右側面均呈長方形。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實用新型由于具有左側面和右側面,故該立式包裝袋的橫截面呈現為四邊形,故能更加充實底面所占據空間,從而在占用同樣運輸或擺放空間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涉及的立式包裝袋具有容量大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中一種可立式包裝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涉及的一種大容量的立式包裝袋從側面45度觀看時的立體圖。
圖中:
包裝袋????100
本體??????1
正面??????11????背面????12
底面??????13????嘴部????14
封合邊????15????塑封線??16
支撐條????17
蓋體??????2
左側面????3
右側面????4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進一步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闡述。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與背景技術中相同的技術特征采用相同的標號。
如圖2所示,其示出的為本實用新型涉及的一種大容量的立式包裝袋100,其包括本體1和蓋體2,該本體1具有正面11、背面12、底面13和嘴部14,該正面11和背面12的頂部間形成有封合邊15,并頂部封合邊15還預留有開口(圖中未示出),該開口與嘴部14封合相連,該嘴部14還與蓋體2密封連接,上述特征均與現有技術中的特征類似,故不在一一進行說明,下面對本實用新型的改進點進行詳細闡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凱達印務有限公司,未經福建凱達印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7078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