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深孔加工的進給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170530.8 | 申請日: | 2010-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44874U | 公開(公告)日: | 2010-11-24 |
| 發明(設計)人: | 謝賢清;馬桂華;龐巧琴;舒萬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綿陽華晨瑞安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B47/22 | 分類號: | B23B47/22;B23B41/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橋專利事務所 51124 | 代理人: | 楊冬 |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加工 進給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進給系統,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深孔加工的進給系統。
背景技術
所謂的深孔,就是指長度遠大于直徑的孔。不同于常規的孔加工,深孔加工通常會出現以下難題:1、深孔加工的刀具細長剛度差,稍微的偏斜或者受力不均都會引起刀具與孔壁摩擦,從而造成刀具損壞和加工失敗。2、切屑不易排出。3、刀具冷卻困難。
在傳統的深孔加工設備中,進給系統采用滾珠絲桿螺母副傳動,通過伺服電機進行驅動,制造成本較高,在加工質量要求比較高的深孔加工中缺少平穩性,容易影響深孔的加工質量,且當加工中出現工件的材料硬度高、刀具磨損等問題時,機床無法自動反應以調節走刀量,如何平穩進給,自動調節走刀量,成為深孔加工進給系統急需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進給平穩、自動調節走刀量的用于深孔加工的進給系統。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用于深孔加工的進給系統,包括后缸、前缸、氣源和電氣控制系統,氣源連接在三位五通閥進氣口上,前缸通過前缸管路與三位五通閥反動作出氣口相連,后缸通過后缸管路與三位五通閥正動作出氣口相連,并且前缸管路上設置有前缸電磁閥,后缸另外設置有工進管路與三位五通閥反動作出氣口相連,工進管路上設置有二位三通閥、減壓閥。
進一步的是,工進管路上,減壓閥與電磁閥之間設置有氣壓表。
進一步的是,深孔加工的進給系統還包括阻尼缸,阻尼缸前缸和后缸通過阻尼油管路相連,阻尼油管路上設置有節流閥,并且阻尼缸主軸與氣缸主軸連接固定。
進一步的是,阻尼油管路上還設置有與節流閥并聯的阻尼缸電磁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壓縮空氣驅動氣缸為驅動動力,通過各種氣閥控制壓縮空氣的流量來控制進刀速度,進給平穩可靠,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較低,且當出現工件材料硬度高、刀具出現磨損時,受切削阻力的影響,刀具的進給速度會自動降低,大大降低工件由于刀具施加力過大而折斷的風險,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圖;
圖中零部件、部位及編號:阻尼缸電磁閥1、三位五通閥2、氣壓表3、二位三通閥4、前缸電磁閥5、減壓閥6、后缸7、阻尼缸8、節流閥9、阻尼油管路10、后缸管路11、工進管路12、前缸管路13、前缸14、氣缸主軸15。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后缸7、前缸14、氣源和電氣控制系統,氣源連接在三位五通閥2進氣口上,前缸14通過前缸管路13與三位五通閥2反動作出氣口相連,后缸7通過后缸管路11與三位五通閥2正動作出氣口相連,并且前缸管路13上設置有前缸電磁閥5,后缸7另外設置有工進管路12與三位五通閥2反動作出氣口相連,工進管路12上設置有二位三通閥4、減壓閥6。在初始狀體,三位五通閥2的正動作出氣口、反動作出氣口均保持連通狀態,前缸電磁閥5也處于連通狀體,此時后缸7和前缸14保持壓力均衡,當需要進給時,前缸電磁閥5斷開排氣,此時的后缸7壓力大于前缸14,從而實現進給。在需要低壓低速進給時,三位五通閥2的正動作出氣口斷開,連通二位三通閥4,由于減壓閥6作用,使得通過工進管路12進入后缸7的氣體壓力小,使得整個進給運動平穩,從而達到低壓低速進給的要求,當需要切換高壓高速進給時,則用相反的方法,二位三通4在斷開時不排氣,其排氣口用于應急排氣用。在需要后退時,倘若處于高壓高速進給時,則連通三位五通閥2的正動作排氣孔,倘若處于低壓低速進給時,則斷開二位三通閥4并連同三位五通閥2的正動作排氣孔,打開前缸電磁閥5使得前缸14連通三位五通閥2的反動作出氣口,此時前缸14壓力大于后缸7,從而實現后退。在整個進給和后退的過程中,所有電磁閥均有電氣控制系統控制,可以在任意位置實現上述動作。在工作狀態時,倘若材料硬度大或者負荷增大,則氣體會壓縮,氣壓增大,從而減少進氣量,進而減少進刀量,反之亦然。
如圖1所示,工進管路12上,減壓閥6與電磁閥4之間設置有氣壓表3。工進管路12上的氣壓是經過減壓閥6降壓后的氣壓,此時,通過氣壓表3就可以有效的觀察測量出工進管路的12上的氣壓,從而有利于氣壓的控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綿陽華晨瑞安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經綿陽華晨瑞安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7053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銑刀的連接裝置
- 下一篇:壓鑄鋁合金綜合小滑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