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梳理機皮圈導棉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169820.0 | 申請日: | 2010-04-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704450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1-12 |
| 發明(設計)人: | 崔增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宏大紡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1G15/36 | 分類號: | D01G15/36;D01G15/46 |
| 代理公司: | 青島聯智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楊秉利 |
| 地址: | 266101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梳理 機皮圈導棉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紡織機械領域,涉及梳棉機棉網到棉條的引導裝置的改進,具體說是一種梳理機皮圈導棉裝置。
背景技術
梳棉機的主要作用是將清花預開松的棉花進一步開松、分梳、除雜后生成均勻一致的棉條。經開松、分梳、除雜后的棉網收成棉條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自然收集型集束器導棉,一種是輔助收網型皮圈導棉。
自然收集型集束器導棉對棉網的質量及纖維的長度、成條速度比較敏感,當棉網有破洞、破邊時,棉網不易收成棉條,往往會在破洞、破邊處裂開;同樣在纖維較短時也不易收集成棉條,較短纖維的棉網內部牽引力降低,同樣容易裂開;速度較高時棉網受氣流影響較大,在氣流作用下容易破網,不易成條。
輔助收網型皮圈導棉克服了集束器導棉的不足,對棉網質量及纖維長度的適應性較強,對短纖維高速成條有鮮明的優勢。輔助收網型皮圈導棉因增加了輔助支撐及傳動裝置,根據支撐位置的不同,皮圈導棉又分前墻板內側支撐型和外側支撐型。
在梳棉機內側增加輔助支撐的皮圈導棉-內側支撐型,如專利號為200620082137.7的實用新型專利所述的皮圈導棉,雖然此種導棉形式旋轉靈活,操作方便,但在支撐及傳動處較易積聚短絨及雜質,積聚后的短絨、雜質常被帶入棉條中,影響棉條質量,當積聚物較大時,常引起斷條,從而影響工作效率及成條質量。當調節皮圈的傳動同步帶張力時,因整個皮圈導棉裝置整體運動,從而影響皮圈與上、下軋輥間隔距,影響輔助導棉效果。
在梳棉機前墻板外側增加支撐的皮圈導棉-外側支撐型,皮圈下部全部開放,不會積聚短絨及雜質,不會影響成條質量。此形式的皮圈導棉只能繞上軋輥前方的支撐點旋轉,轉動不靈活,操作不方便。皮圈的傳動采用傘齒輪傳動,傳動噪聲較大。
通過以上分析所知,現我們急需設計一種旋轉靈活,操作方便,傳動平穩、簡捷,皮圈下部開放,皮帶張力調整不影響皮圈與上、下軋輥隔距的新型皮圈導棉裝置。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是解決梳棉機在高速狀態下棉網較難收成棉條的問題,以及皮圈底部支撐易積聚短絨、雜質影響棉條質量的問題,傳動結構簡單,皮圈下部開放,操作簡單、方便。
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梳理機皮圈導棉裝置,包括前墻板、驅動大壓輥和皮圈的傳動軸、傳動軸外的支撐套管、兩皮圈、皮圈的主動輪和從動輪、皮圈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兩皮圈分別通過其主動輪和從動輪垂直安裝于一上支撐橫梁,所述上支撐橫梁通過兩支撐板與前墻板兩側外的兩連接板連接,兩連接板分別與伸到前墻板兩側外的支撐套管兩端連接,皮圈導棉裝置可繞兩連接板的旋轉中心旋轉,所述皮圈驅動機構設置在前墻板外側,包括同步傳動輪、同步傳動帶、皮帶轉換輪、平皮帶和兩個換向輪,所述傳動軸將動力通過同步帶輪經同步帶傳遞給皮帶轉換輪,掛在皮帶轉換輪上的平皮帶經兩換向輪將垂直方向的傳動轉向水平方向傳動,將動力分別傳給兩皮圈,使兩皮圈反向轉動。
對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的皮帶轉換輪是由一同步帶輪與一平皮帶輪并列對接成同軸的一體結構。結構緊湊,傳動可靠。
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兩側支撐與兩連接板間的連接采用長圓孔。以便調節隔距。
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皮圈導棉裝置直接坐于前墻板上。無須其它輔助限位。
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皮圈導棉裝置繞兩連接板的旋轉中心旋轉角度范圍為0~50°。
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前墻板一側帶有皮帶防護罩。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有許多優點和積極效果:
1、本實用新型采用兩支撐板與前墻板兩側外的兩連接板連接,兩連接板分別與伸到前墻板兩側外的支撐套管兩端連接,皮圈導棉裝置可繞兩連接板的旋轉中心旋轉,皮圈驅動機構設置在前墻板外側,整個前墻板結構緊湊、美觀。兩皮圈下部是完全開放的,這樣就避免了短絨、雜質在皮圈下方積聚影響棉條質量的可能,解決了梳棉機在高速狀態下棉網較難收成棉條的問題。
2、本實用新型皮圈導棉裝置旋轉靈活,轉動角度較大,可以滿足生頭時操作人員對皮圈與上、下軋輥間棉網的人為干預,以及前部的全方位清潔,操作方便。
3、本實用新型皮帶轉換輪可實現對同步帶的張緊,并且不影響皮圈到上、下軋輥間的隔距。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皮圈導棉裝置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皮圈導棉裝置皮圈部分結構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皮圈導棉裝置傳動及支撐結構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宏大紡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青島宏大紡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6982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探絲器的保護機構
- 下一篇:干法非織造開松混合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