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離心澆鑄鋼管或鋼管坯的控流澆鑄機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165618.0 | 申請日: | 2010-04-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84907U | 公開(公告)日: | 2010-12-29 |
| 發明(設計)人: | 王黎暉;劉延學;周延峰;霍川喜;郭廣社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興鑄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D13/10 | 分類號: | B22D13/10;B22D13/12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國為知識產權事務所 13120 | 代理人: | 米文智 |
| 地址: | 056300 河北省***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離心 澆鑄 鋼管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金屬鑄造成型領域,尤其是一種離心澆鑄鋼管或鋼管坯的控流澆鑄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利用離心力澆鑄鋼管或鋼管坯的方法是:將定量的液態鋼水,倒入中間包內,通過中間包包嘴流入到旋轉的模具中,鋼液在離心力的作用下,沿模具內壁向前運動,使其繞單軸高速旋轉,此時放入的物料即被離心力迫使而分布在模具的近壁部位,待該液態物質冷卻凝固后即制得鋼管或鋼管坯。
這種傳統的離心澆鑄鋼管或鋼管坯的工藝在澆注的管子內徑接近管模兩端擋板的內孔直徑時,隨著鋼水的不斷澆鑄及凝固成型,當被注入到管模內的鋼水逐漸接近于管模兩側擋板的內孔邊緣時,需要逐漸減少鋼水的澆鑄量,以防止管模內未凝固的鋼水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從擋板內孔被甩出管模外。而一般的離心澆鑄鋼管或鋼管坯工藝中,則沒有相應的機構來控制鋼水的澆鑄流量,因此在實際澆注過程中是通過控制翻包(或手搖包)的速度來調節鋼水澆鑄量的。而這種控流方式不但容易造成澆鑄包及吊包行車的使用效率低,進而造成了生產節奏緩慢等問題,并且還存在在小流澆鑄過程中鋼水大量吸氣(氧氣、氮氣等)、中間包壁濺鋼及粘鋼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離心澆鑄鋼管或鋼管坯的控流澆鑄機構,通過控制澆鑄速度,以解決小流澆鑄過程中鋼水大量吸氣易導致成型后的鋼管或鋼管坯中的氣體含量超標的問題和中間包壁濺鋼、粘鋼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離心澆鑄厚壁鋼管或鋼管坯的控流澆鑄機構,其設置于中間包與管模之間,其關鍵技術在于定位套與底座依次固定在設置于中間包出鋼口末端的上水口磚的外部的中間包壁上,框架借助活動銷子與楔鐵連接于底座上,框架上設有螺栓,滑動體滑動于框架與螺栓形成的滑道內,法蘭借助螺栓固定于框架上,澆嘴螺紋連接于法蘭上,后滑板磚固定于底座上,中滑板磚固定于滑動體內,前滑板磚固定于框架上;壓桿的一端經由鉸接固定于中間包上,壓桿借助活動鉸接連接并驅動滑動體。
進一步的改進上述滑動體上設有指針,中間包出鋼口側的外壁上設有標尺。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增加本控流鑄機構,可以提高生產效率,并且可有效的避免鋼水在小流澆鑄時的吸氣現象以及中間包壁濺鋼及粘鋼等問題,因為澆注時將定量鋼水一次性倒入中間包中,然后通過控流澆鑄機構來控制澆鑄流量;進一步的改進設置指針和標尺可以更方便的準確控制澆鑄流量,因為從指針在標尺上的指示刻度就可以知道本控流澆鑄機構的開閉程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工作時的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3是圖2的A-A剖視圖;
圖4是圖2的B-B剖視圖;
其中,1、驅動油缸;2、小車;3、澆注包;4、中間包;5、控流澆鑄機構;6、前擋板;7、澆嘴;8、管模;9、專用涂料;10、托輪機構;11、后擋板;12、氬氣吹管;13、壓桿;14、鉸接;15、標尺;16、活動鉸接;17、指針;18、定位套;19、底座;20、活動銷子;21、螺栓;22、滑動體;23、楔鐵;24、框架;25、中滑板磚;26、前滑板磚;27、后滑板磚;28、銷軸;29、法蘭;30、螺栓;31、螺栓;32、上水口磚;33、中間包壁;34、密封用耐火料;35、活動鉸接與壓桿之間的連接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興鑄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新興鑄管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6561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動機轉子壓鑄模具
- 下一篇:新型離心澆鑄爐管的工藝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