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適用于坡耕地的鋤頭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164371.0 | 申請日: | 2010-04-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39922U | 公開(公告)日: | 2010-11-24 |
| 發明(設計)人: | 韋杰;陳國建;李陽兵;何太蓉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B1/10 | 分類號: | A01B1/1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博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海華 |
| 地址: | 400047 ***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用于 耕地 鋤頭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業耕作用鋤頭,具體涉及一種適用于如三峽庫區這樣的坡耕地用的鋤頭。
背景技術
中國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農業耕作在我國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在傳統的農業生產中,鋤頭是一件非常基礎和重要的生產工具。由于鋤頭小巧、成本低,使用靈活,故在當前的農業生產中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傳統鋤頭均由金屬鐵打造而成,大致呈矩形,矩形兩寬邊一邊開刃形成鋤地端,與開刃端相對的鋤頭另一端設有安裝鋤把的孔,鋤把緊套在該孔中與鋤頭固定在一起。現有鋤頭的特點在于刃的寬度小于鋤身長度,鋤身長度決定了一鋤下去后最大的開挖深度,最大開挖深度往往是刃寬的2-3倍。因此現有鋤頭鋤地深度較深,掛土多,比較費力。由于鋤地深,表層土翻松多,對于坡耕地而言容易造成大量的耕作侵蝕。另外,傳統鋤頭只能利用鋤刃面進行作業,功能單一。
特別是我國的三峽庫區,特殊的地形地貌造成了三峽庫區坡耕地量大面廣,坡度陡,土層薄,是庫區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生產的主要載體,同時也是庫區水土流失的重要源地和入庫泥沙的主要來源。坡耕地農事活動需采取一定的耕作措施,抑制土壤侵蝕,有效保護坡耕地土壤以確保農業生產力不降低。而現有鋤頭結構由于開挖深度較深,對水土保持不利。另一方面,三峽庫區青壯年的男性勞動力幾乎全部外出務工,留守農村進行農業生產活動的多為勞動能力較弱的老人、婦女等,現有鋤頭笨重、使用費力,耕作強度相對較大,且攜帶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輕便省力、適用于坡耕地生產的多用途鋤頭。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適用于坡耕地的鋤頭,包括鋤身和鋤柄,其特征在于:鋤身呈矩形,鋤刃設于矩形的長邊上,鋤柄固定在與鋤刃相對的另一矩形長邊上。
進一步地,所述鋤身兩寬邊分別為尖形,可以利用兩端的尖形進行挖坑,一鋤多用。
相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鋤地深度較淺,減少了開挖深度,適合于土層較薄的坡耕地,從而有利于坡耕地水土保持。
2、本實用新型鋤身兩端為尖形,翻轉一定角度便可以挖坑播種,方便攜帶,一鋤多用。
3、因鋤身較淺,開挖力度較小,輕便省力,也可以平整表土用,這無疑大大方便了勞動能力較弱人群,方便山區留守人員耕種攜帶使用。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參見圖1,從圖上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同樣包括鋤身1和鋤柄2,鋤身1呈矩形較扁長,鋤刃3設于矩形的長邊上,鋤柄2固定在與鋤刃相對的另一矩形長邊上。這里的矩形是大致形狀,而不是規則的矩形。
進一步地,鋤身1兩寬邊分別為尖形,可以利用兩端的尖部進行挖坑,一鋤多用。
本實用新型既可平整土地,也可以利用兩尖端挖坑播種等農事活動,使用靈活方便。而用于翻地、鋤草則可減少開挖厚度,減少土壤流失量。
通常鋤頭通過鋤柄與鋤把固定,手握鋤把進行生產作業。本實用新型鋤頭也可以不使用鋤把,而直接蹲在土地上手握鋤頭的鋤柄挖坑播種,方便實用,機動靈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師范大學,未經重慶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6437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耐用鋤頭
- 下一篇:一種溫度不敏感時鐘緩沖器及H型時鐘樹電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