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耐油止滑鞋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020163838.X | 申請日: | 2010-04-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709532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1-19 |
| 發(fā)明(設計)人: | 丁國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丁國南 |
| 主分類號: | A43B13/26 | 分類號: | A43B13/2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耐油止滑 鞋底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制鞋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耐油止滑的鞋底。
背景技術
鞋是人類日常生活必備品,鞋主要由鞋面、鞋幫和鞋底構成,鞋底是鞋與地面直接接觸的部分,它直接受到地面的沖擊、磨擦,對鞋底部和腳起保護作用。鞋底需要防滑、耐磨并具有適當彈性,為增強鞋底的防滑功能,通常都是在鞋底面設置各種形狀的溝槽從而形成防滑花紋,利用花紋來增加鞋底與地面的摩擦力,提高鞋子的防滑效果。但這種突起的防滑花紋與地面接觸時,仍然為局部平面接觸,接觸面較為寬大,且接觸面上沒有排水槽或排油槽,使得鞋子踩到水、油等液體時,局部平面接觸到的水、油不能在鞋底與地面之間完全排出,使得鞋底與地面之間形成一層水面或油面,導致鞋底與地間的附著力差,鞋底易打滑。
而現(xiàn)有技術中,還有在鞋底面安裝各種防滑釘?shù)模@種防滑釘明顯突出于鞋底而且端部面積較小,對于松軟地面而言,因防滑釘可嵌入地面,尚可達到防滑效果,但對于硬質地面而言,因防滑釘與硬質地面的接觸面很小造成摩擦阻力也小,故抓地力極差,防滑效果不佳。
為改善鞋的防滑性能,還有用普通橡膠制成鞋底,在鞋底的底面再貼附聚氨酯(PU)防滑突塊,達到防滑效果,但如此加工,制作工序增加,生產(chǎn)加工麻煩;而且防滑突塊是粘著固定,容易摩擦脫落,影響使用;此外,聚氨酯成本高、耐熱水性較差,不適合在濕熱介質中長期使用,如在廚房、浴室等場合就達不到良好的防滑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耐油止滑鞋底,它加工簡單、生產(chǎn)成本低,鞋底在濕熱介質中也具有優(yōu)良的防滑、止滑功能,且外形美觀。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耐油止滑鞋底,包括鞋底板和止滑部,所述止滑部至少分布在該鞋底板底面的前掌和后跟部位,所述止滑部上設置有突出的止滑突塊,在止滑突塊與地面接觸的表面上開設有貫通止滑突塊側面的排泄槽,在所述止滑部上設有低于止滑突塊根部的引流槽。
進一步地,為防止泥水、油水等將后跟的鞋幫浸濕,所述鞋底板的后端向上延伸有防水部,所述后跟部位的止滑部延伸到防水部的外表面上。
進一步地,為迅速將鞋底的油、水排出,在所述止滑部上開設有平行于所述鞋底板長度方向的縱向引流槽。
進一步地,為能迅速引流,豐富排水方向,在所述鞋底板前掌上靠近邊緣的位置設有半環(huán)形引流槽,該槽的兩端貫通鞋底板的邊緣,在該槽中設有突出的所述止滑突塊。
作為一種實施方式,所述止滑部上的止滑突塊為正方形。
進一步地,所述止滑突塊上的排泄槽為十字形。
在上述方案中,為增大附作力,所述鞋底板后跟的止滑突塊尺寸大于前掌的止滑突塊尺寸,且后跟的止滑突塊分布疏于前掌,前掌的各止滑突塊之間形成連通槽。
本實用新型的鞋底是通過止滑部上的止滑突塊與地面接觸,當止滑突塊因重力擠向地面時,通過止滑突塊上開設的排泄槽將止滑突塊與地面之間的空氣、水或油導出,使止滑突塊的表面與地面完全貼緊,從而提高鞋子的附著力,而導出的水、油等通過多個流向的引流槽迅速從鞋底排出,使鞋子獲得優(yōu)良的止滑效果,特別適用于產(chǎn)業(yè)加工、餐館、廚房等耐油防滑用鞋。
本實用新型可采用丁腈橡膠等一次成型制成鞋底,制作工序簡單,加工生產(chǎn)容易,而丁腈橡膠具有耐熱、耐磨、耐燃、強力高等優(yōu)點,并可通過原料或配方的改變,較易控制調節(jié)所得制品的各種特殊性能,以適合各種場合,即使是對餐館、廚房等有熱水、油的磁磚地面,仍具有很好的止滑效果,并且止滑部位與鞋底一體成型,不會脫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底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側視圖(旋轉)。
圖3為圖1的局部放大圖P。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3所示,一種耐油止滑鞋底,包括鞋底板1和止滑部,止滑部分布在該鞋底板1底面的前掌11和后跟12上,在止滑部上均勻設置有突出的止滑突塊2,止滑突塊2為對角線縱橫布置的正方形,在止滑突塊2與地面接觸的表面上開設有貫通止滑突塊2側面的排泄槽21,排泄槽21為十字形,在止滑部上設有低于止滑突塊2根部的引流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丁國南,未經(jīng)丁國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6383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