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掛鎖鎖芯的轉動限位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163784.7 | 申請日: | 2010-04-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71449U | 公開(公告)日: | 2010-12-15 |
| 發明(設計)人: | 許國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志校 |
| 主分類號: | E05B67/24 | 分類號: | E05B67/24;E05B67/38 |
| 代理公司: | 杭州華鼎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根良 |
| 地址: | 313117 浙江省長興縣***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掛鎖 轉動 限位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鎖具結構,特別是一種掛鎖鎖芯的轉動限位結構。
背景技術
一般的掛鎖都是由鎖體、鎖芯、鎖梁及鎖舌這幾個基本部件構成,鎖芯上除了插鑰匙的孔外,還有幾個圓孔,這幾個圓孔和鎖體上的幾個圓孔對應,其內部可以放一個彈簧和兩個個高度不同的彈子。鑰匙插進去后,由于齒位高低不同,兩顆彈子便被頂上了不同的高度,如果恰好所有孔內的兩顆彈子的分界與鎖芯的圓周等高的話,鎖芯就可以在鎖體里轉動了,但鎖芯過度旋轉會破壞鎖內結構;為防止這種情況發生,通常是在鎖芯上沿鎖芯旋轉方向設置一條弧形凹槽,鎖殼上自外向內穿裝一根圓柱銷,圓柱銷內端伸入弧形凹槽,通過圓柱銷與弧形凹槽相互卡制限制鎖芯過渡旋轉,這種結構對掛鎖的裝配工藝要求較高,特別是鎖芯與圓柱銷的配對,大大降低了生產效率,而且圓柱銷一旦受到外力沖擊,很容易頂死鎖芯使其無法轉動。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提供一種掛鎖鎖芯的轉動限位結構,簡化掛鎖的裝配工藝,結構穩定,不易損壞。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掛鎖鎖芯的轉動限位結構,包括鎖體、鎖芯,鎖體與鎖芯外緣一側之間設有相互對應的彈珠孔道,所述鎖芯內軸向設有與彈珠孔道對應的鎖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鎖芯沿其圓周方向設有凹槽,所述鎖體內設有局部嵌入凹槽的限位塊,所述限位塊在凹槽隨鎖芯轉動時卡制凹槽的軸向端面限制鎖芯的轉動角度。
進一步的,所述凹槽設于鎖芯彈珠孔道的上方并與所述的鎖孔相通,凹槽的兩個軸向端面分設于鎖孔的兩側。通過限位塊對這兩個軸向端面的卡制防止掛鎖鎖合與以及解鎖后的過度旋轉。
進一步的,所述凹槽的徑向端面呈扇形。
進一步的,所述鎖體是由鎖殼I與鎖殼II對應拼合而成的分體式結構,所述的限位塊固定于鎖殼I上,所述鎖殼II內設有容納限位塊的方槽。
進一步的,所述鎖殼II與限位塊間還設有用于連接鎖殼I與鎖殼II的連接機構。
進一步的,所述的連接機構包括設于限位塊上的柱銷以及設在鎖殼II上與所述柱銷緊配的銷孔。
進一步的,所述限位塊與鎖殼I壓鑄為一體結構,簡化裝配工藝,穩定性好,不易被破壞。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限位結構采用了一個固定在鎖體內的限位塊來限制鎖芯的轉動角度,制造時可以一次成型,減少加工工藝;限位不僅起到限位作用,還起到連接鎖殼I與鎖殼II的作用,通過銷孔與柱銷的配合,鎖殼I與鎖殼II的連接更加方便,定位更加準確;限位塊的使用大大減少了鎖體內部的其他連接結構,簡化了掛鎖的裝配工藝,提高加工效率。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掛鎖的分解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鎖殼II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鎖芯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鎖芯解鎖時與限位塊的卡制狀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鎖芯鎖合時與限位塊的卡制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為一種掛鎖鎖芯的轉動限位結構,包括鎖體、鎖芯2,鎖體與鎖芯2外緣一側之間設有相互對應的彈珠孔道4,所述鎖芯2內軸向設有與彈珠孔道4對應的鎖孔22,所述鎖芯2沿其圓周方向設有凹槽21,所述鎖體內設有局部嵌入凹槽21的限位塊3,所述限位塊3在凹槽21隨鎖芯2轉動時卡制凹槽21的軸向端面限制鎖芯2的轉動角度。
參照圖2至圖5,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凹槽21設于鎖芯2彈珠孔道4的上方并與所述的鎖孔22相通,凹槽21的兩個軸向端面211、212分設于鎖孔22的兩側,凹槽21的徑向端面呈扇形。如圖4所示,當鑰匙插入鎖孔22轉動鎖芯2時,鎖芯2帶動鎖舌13使其與鎖梁5脫開,掛鎖處于解鎖狀態,繼續轉動鎖芯2,凹槽21的其中一軸向端面211被限位塊3的一側面卡住從而限制了鎖芯2的轉動;如圖5所示,當反向轉動鎖芯2時,鎖芯2帶動鎖舌13使其卡緊鎖梁5,掛鎖處于鎖合狀態,繼續轉動鎖芯2,凹槽21的另一軸向端面212被限位塊3的一角卡住限制了鎖芯2的轉動,兩個軸向端面結合中間的限位塊3便限制了鎖芯2的轉動角度。
上述鎖體是由鎖殼I?11與鎖殼II?12對應拼合而成的分體式結構,所述的限位塊3固定于鎖殼I?11上,所述鎖殼II?12內設有容納限位塊3的方槽122;鎖殼II?12與限位塊3間還設有用于連接鎖殼I?11與鎖殼II?12的連接機構,該連接機構包括設于限位塊3上的柱銷31以及設在鎖殼II?12上與所述柱銷31緊配的銷孔121,限位塊3與鎖殼I壓鑄為一體結構,簡化裝配工藝,穩定性好,不易被破壞;通過銷孔121與柱銷31的配合,鎖殼I?11與鎖殼II?12的連接更加方便,定位更加準確;限位塊3的使用大大減少了鎖體內部的其他連接結構,簡化了掛鎖的裝配工藝,提高加工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志校,未經陳志校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6378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