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桌球拍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162721.X | 申請日: | 2010-04-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701707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1-12 |
| 發明(設計)人: | 陳許銘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許銘 |
| 主分類號: | A63B59/04 | 分類號: | A63B5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龍寰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孫皓晨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桌球 | ||
技術領域
一種桌球拍,尤指符合人體工學上握拍的方式,讓使用者可輕易的使用出正反拍單面擊球的技巧,并可減少擊球前持拍角度調整時間的桌球拍。
背景技術
桌球(乒乓球)是非常快速的運動,即使些微的誤差都會造成失誤,因此桌球拍的設計必須非常精準和細致,才不會有難以控球的情形發生,請參閱圖4所示,該桌球拍是以拍板A連接握把B所形成,然而,拍板A于連接握把B側的二端,為朝向握把B弧形延伸有弧凸部A1,其延伸方向為朝向遠離拍板A,因此弧凸部A1會與握把B形成大于90度的夾角,且目前市售桌球拍的弧凸部A1與握把B形成的角度甚至高達120度,此種桌球拍在使用者握持時并不符合人體工學原理,故使用者無法穩定地握住球拍,也就無法精準地控制球拍的方向和打球的力道,再者,由于弧凸部A1的阻礙,也會讓使用者不易于使用中轉動桌球拍,且無法順利的使用出正反拍單面擊球等種種技巧。
因此,要如何解決上述習知的問題與缺失,即為從事此相關業者所亟欲研發的課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乃在于,解決現有球拍使用者無法穩定地握住球拍,以及不易于使用中轉動桌球拍,以及無法順利的使用出正反拍單面擊球的缺陷。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桌球拍是設置有拍板,拍板一側為具有連接部,連接部上連接有握把,連接部二端與握把呈垂直狀。
優選地連接部二端與握把之間分別朝向拍板內凹設有凹陷部。
優選地,該各凹陷部為具有分別朝向拍板表面與底面弧形延伸的導弧面。
優選地,該握把于連接拍板處的表面與底面分別具有弧形抵靠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桌球拍的拍板與握把呈垂直狀,且拍板于握把二側分別朝向拍板內凹的凹陷部,讓使用者可輕易的使用出正反拍單面擊球的技巧,并可減少擊球前持拍角度調整的時間,而可快速的進行擊球。
附圖說明
圖1是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外觀圖;
圖2是為本實用新型又一視角的立體外觀圖;
圖3是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4是為習知桌球拍的俯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
1-拍板;11-連接部;12-凹陷部;121-導弧面;2-握把;21-抵靠部;A-拍板;A1-弧凸部;B-握把。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至圖3所示,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實用新型的桌球拍是設置有拍板1,拍板1一側為具有連接部11,連接部11上連接有握把2,連接部11二端與握把2呈垂直狀,且連接部11二端與握把2之間分別朝向拍板1內凹設有凹陷部12,各凹陷部12為具有分別朝向拍板1表面與底面弧形延伸的導弧面121,而握把2在連接拍板1處的表面與底面分別具有弧形的抵靠部21。
藉上,當使用者使用桌球拍時,手部的手掌為握持于握把2,此時拇指的第一關節與食指的第一指節,會緊貼于抵靠部21,且由于凹陷部12為朝向拍板1內凹形成,因此手部虎口的位置會自然的平貼于握把2以及凹陷部12,符合人體工學上握拍的方式,提升握拍的穩定性,除了保留有原有桌球拍的功能外,更可讓使用者可不需翻轉拍板1,即可輕易的使用出正反拍單面擊球的技巧,并可減少擊球前持拍角度調整的時間,而可快速的進行擊球,同時,由于抵靠部21的弧形設計,增大了拇指握住球拍的面積,故而提升握拍的穩定性,也提升了反手拍打球的力道和精確度,并可讓使用者更精準地控制球拍的方向。
以上具體實施方式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其對本實用新型而言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超出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對之進行變換、修改甚至等效,這些變動均會落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許銘,未經陳許銘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6272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板料導向定位裝置
- 下一篇:一種頭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