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智能卡加密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162379.3 | 申請日: | 2010-04-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796419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4-13 |
| 發明(設計)人: | 程朋勝;楊雅婧;張少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達實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7F7/10 | 分類號: | G07F7/10;G06K17/00;H04L9/3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紀恒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國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卡 加密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智能卡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智能卡及該智能卡的加密系統。?
背景技術
智能卡的應用日益廣泛,并且對一卡多用的需求也不斷增加,因此對智能卡加密技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目前公知的智能卡訪問密碼的加密方法是:開發商在出廠智能卡應用系統的軟件和硬件時,為具有多個用戶的特定客戶定義一組客戶標識碼,該客戶標識碼存儲在稱之為系統管理卡(或授權卡、系統卡)的智能卡上。客戶安裝智能卡應用系統的軟件和硬件時,由客戶定義自己的客戶密碼,然后對客戶標識碼和客戶密碼使用特定軟件加密算法,生成系統子密碼,將該密碼存儲在系統管理卡上,傳遞給智能卡讀寫設備,由系統子密碼再加入智能卡序列號通過加密算法生成最終的智能卡讀寫訪問密碼。用戶在發卡時將訪問密碼改寫,智能卡讀寫設備通過加密算法計算出訪問密碼,向智能卡發送訪問密碼,智能卡核對兩者密碼相同時才允許讀寫卡內信息。該客戶的所有子系統應用均采用同一個訪問密碼,訪問密碼的一般加密變換函數為:?
訪問密碼=加密算法(客戶標識碼,客戶密碼,智能卡序列號)?
對于現有的智能卡加密方法,存在如下技術問題:由于現有智能卡加密算法只對客戶標識、客戶密碼以及智能卡序列號進行變換,能保證不同的智能卡使用的是不同的密碼。但該客戶的不同子系統應用時的所有密碼都是同一個訪問密碼,在集成系統使用時,一旦某一個子系統密碼被意外或惡意泄露,則所有的系統密碼均被破譯,可能造成其他子系統的信息也被泄露或惡意篡改,甚至導致整個系統崩潰。?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缺陷,提供一種智能卡加密系統,旨在提高智能卡使用的安全性。?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智能卡加密系統,對智能卡中各應用子系統進行加密,包括系統管理卡、第一加密裝置、發卡器、子系統編碼裝置、第二加密裝置及第三加密裝置,其中,?
系統管理卡,設有存儲表征客戶身份的客戶標識碼的存儲芯片;?
第一加密裝置,根據客戶標識碼、客戶密碼,利用加密算法生成系統密碼并存儲到系統管理卡中,包括:?
鍵盤,將用于表征客戶身份的客戶標識碼存儲到系統管理卡中;?
加密模塊,根據客戶標識碼和客戶自行定義的客戶密碼,利用加密算法生成系統密碼,輸出至發卡器,由發卡器將系統密碼寫入到系統管理卡中;?
子系統編碼裝置,規劃智能卡各應用子系統,為各應用子系統分配對應的子系統編碼并存儲到系統管理卡中;?
第二加密裝置,根據系統密碼和不同的子系統編碼,利用加密算法生成對應的子系統操作密碼,并將各子系統操作密碼和子系統編碼存儲到不同的系統子卡中;?
第三加密裝置,根據智能卡序列號以及各系統子卡中的子系統操作密碼和子系統編碼,利用加密算法生成不同的訪問密碼并分別存儲到智能卡中。?
由上可知,采用本實用新型上述技術方案,可對每一張智能卡的每一個子系統應用都提供一個唯一密碼,不僅可保障在同一系統不同應用中的智能卡和機具不能混用,還可保障即使某張智能卡甚至某個子系統密碼被意外泄露或惡意破譯,其他子系統仍然能夠正常使用;并且信息由管理軟件加密后存儲在機具中,即使是某個子系統應用開發商也只能獲取到自己系統的密碼,無法得知其他子系統的密碼,提高了智能卡使用的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中智能卡加密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實施方式中第一加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上述實施方式中智能卡的應用流程圖。?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中智能卡加密系統的結構。其中,該智能卡包括多個應用子系統,該多個應用子系統具有對應的訪問密碼。所述智能卡加密系統用于對該多個應用子系統進行加密。如圖1所示,該智能卡加密系統包括:?
系統管理卡10,用于存儲表征客戶身份的客戶標識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達實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達實智能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6237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次性便攜式膠囊狀肥皂
- 下一篇:導向條粘膠定位膠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