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發光控制電路及應用發光控制電路的腕力訓練球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161458.2 | 申請日: | 2010-04-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813589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4-27 |
| 發明(設計)人: | 莊培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宜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B37/02 | 分類號: | H05B37/02;A63B23/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揮;張燕華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發光 控制電路 應用 腕力 訓練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發光控制電路,特別涉及一種運用在腕力訓練球上的發光控制電路。
背景技術
腕力訓練球(如美國第4150580號專利案所揭露)是應用陀螺儀原理,并利用離心力和慣性作用在旋轉時所產生的強大的力量,以手掌握持而轉動球體,使手臂、手腕運動。腕力訓練球廣泛使用于腕力鍛煉的場合,特別是針對手指的抓力,手腕的耐力和前臂,二頭肌,三頭肌,韌帶以及肩部的肌力進行鍛煉。
為了進一步增加腕力訓練球在使用上的趣味性,可在腕力訓練球上設置可發出光線的發光二極管。腕力訓練球上設置線圈與磁鐵,借由腕力訓練球的轉動而改變磁鐵的磁場,進而使線圈產生電能,供應發光二極管所需的發光電能。另外,為了增加發光的多樣性,傳統的方法可將一可程序化控制器(Programmable?Controller)或是微處理器(microprocessor)連接多個不同顏色的發光二極管,將特定的程序寫入控制器中,借由邏輯程序的驅動,進而控制發光二極管間歇性的發亮或是熄滅,產生多樣的發光變化(如美國第7101315號專利案所揭露)。
然而,多顆發光二極管與控制器皆為電路上的負載。負載越多,電阻值越大,也就使得發光二極管的亮度越小。此外,控制器本身需要相當的電量供應才可以運作。也就是說,由感應線圈所產生的電量,將有大部分需供應控制器,更使得發光二極管發出光線的亮度越小,使得所呈現的光線效果不佳。
此外,可程序化控制器或是微處理器,其相較于一般的被動組件成本較高,如采用可程序化控制器或是微處理器將會使腕力訓練球的制造成本大幅的上升。
因此,為提供腕力訓練球具有多樣的發光閃爍變化,采用了可程序化控制器或是微處理器將犧牲發光二極管的發光強度或是導致成本的增加。
實用新型內容
現有腕力訓練球的發光方式,若采用可程序化控制器或是微處理器來控制多個發光二極管間歇性的發亮或是熄滅,將使得成本增加甚而降低發光強度。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應用于腕力訓練球的發光控制電路及應用發光控制電路的腕力訓練球。
根據本實用新型所揭露的發光控制電路,用以接收一電壓源,該發光控制電路包括:
一第一晶體管,具有一第一晶體管第一端、一第一晶體管第二端以及一第一晶體管控制端;
一第二晶體管,具有一第二晶體管第一端、一第二晶體管第二端以及一第二晶體管控制端,該第二晶體管第一端接收該電壓源,該第二晶體管第二端電性連接至該第一晶體管控制端;
一第一電阻,具有一第一電阻第一端與一第一電阻第二端,該第一電阻第一端接收該電壓源,該第一電阻第二端電性連接至該第一晶體管第一端;
一第二電阻,具有一第二電阻第一端與一第二電阻第二端,該第二電阻第一端接收該電壓源,該第二電阻第二端電性連接該第二晶體管控制端;
一第三電阻,具有一第三電阻第一端與一第三電阻第二端,該第三電阻第一端電性連接至該第二晶體管第二端與該第一晶體管控制端,該第三電阻第二端接地;
一第一發光二極管,具有一第一陽極以及一第一陰極,該第一陽極電性連接至該第一晶體管第二端,該第一陰極接地;以及
一第二發光二極管,具有一第二陽極以及一第二陰極,該第二陽極電性連接至該第二晶體管第二端與該第二晶體管控制端,該第二陰極接地,其中該第二發光二極管的一正向偏壓大于該第一發光二極管的正向偏壓;
其中,當該電壓源的一電壓值大于一第一臨界值時,該第一發光二極管導通,當該電壓值大于一第二臨界值時,該第一發光二極管與該第二發光二極管同時導通,該電壓值大于一第三臨界值時,該第一發光二極管不導通,且該電壓值瞬間上升。
上述的發光控制電路,其中,在該電壓值大于該第三臨界值后,且在該電壓值下降并小于一第四臨界值時,該第二發光二極管不導通,且該第一發光二極管導通。
上述的發光控制電路,其中,該第一晶體管以及該第二晶體管為一PNP型雙極接面晶體管,該第一晶體管第一端為一第一射極,該第一晶體管第二端為一第一集極,該第一晶體管控制端為一第一基極,該第二晶體管第一端為一第二射極,該第二晶體管第二端為一第二集極,該第二晶體管控制端為一第二基極。
上述的發光控制電路,其中,該第一晶體管以及該第二晶體管為一P型金屬氧化層半導體,該第一晶體管第一端為一第一源極,該第一晶體管第二端為一第一漏極,該第一晶體管控制端為一第一柵極,該第二晶體管第一端為一第二源極,該第二晶體管第二端為一第二漏極,該第二晶體管控制端為一第二柵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宜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宜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6145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