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經編機用針的固定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161202.1 | 申請日: | 2010-04-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34846U | 公開(公告)日: | 2010-11-17 |
| 發明(設計)人: | 許致中;蔡穎憲;趙爭鋒;楊莉莉;許文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奈瓷(西安)應用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4B27/00 | 分類號: | D04B27/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61100 | 代理人: | 佘文英 |
| 地址: | 710075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經編機用針 固定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經編機用針的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經編機用針的固定裝置,如圖5所示,其中間板4上的凸起5及彈片6通常加工在一起,當針桿2在進行插拔時,中間板4上的凸起5和彈片6會同時動作以定位和夾緊針桿2。但是在長時間的使用后,彈片6本身會發生一定的形變及塑性變形,這些都會影響針桿插拔力度的一致性并導致插拔力度的迅速下降而出現針桿松動。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新型經編機用針的固定裝置,該裝置制造成本低,定位準確,使用方便,拆卸快速。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方案來實現:
一種新型經編機用針的固定裝置,其所用的針由針頭、針桿及凹槽構成;所用的固定裝置由上蓋板、中間板和下蓋板焊接而成;其特征是中間板上加工有凸起、彈片以及缺口,凸起和彈片相互獨立,彈片的伸長方向與針桿插入中間板的方向相同,缺口邊緣加工有圓角;針桿沿導向槽插入固定裝置內,直至凹槽與中間板的凸起完全咬合以實現針桿的定位。
其中在中間板上的凸起及彈片加工有圓角。
本實用新型的特點是中間板上的凸起及彈片在針桿插入時分別獨立作用,其優點是:
1、提高了針桿在中間板上定位的準確度;
2、優化了中間板結構,降低了中間板的加工難度;
3、大幅提高了針桿在中間板內的插拔次數,提高了定位的牢靠性;
4、保證了針桿插拔力度的一致性;
5、由于縮短了彈片的長度尺寸,從而有效的減小中間板的尺寸,使本固定裝置可以應用到更小的使用場合;
6、中間板上彈片的伸長方向與針桿插入方向的一致可使針桿順利準確插入中間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用針的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間板的結構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4是圖3的俯視圖。
圖5是現有經編機用針的固定裝置的定位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固定定位示意圖一。
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固定定位示意圖二。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說明。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用針在針桿2上加工有凹槽3。針桿2沿導向槽9插入中間板4,針桿2上的凹槽3與中間板4上的凸起5完全咬合在一起,同時中間板上的彈片6受針桿2的側邊7的擠壓發生彈性變形而緊緊壓住針桿2,從而實現針桿2的準確、牢靠固定。
如圖3、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固定裝置是由上蓋板10、中間板4和下蓋板12疊加焊接在一起,以圓弧端并齊定位。中間板4的長度短于上蓋板10及下蓋板12,在焊接后形成一段空缺13,載體11的一端插入空缺13并用粘接膠膠結固定;載體11通常是壓電雙晶片。
如圖6、圖7所示,針桿2沿導向槽9插入中間板4時,由于針桿2在插入時的擠壓,中間板4上的彈片6發生彈性變形而擠壓住針桿2,同時彈片6的位置也從A處移動到E處(即從附圖中的虛線位置移動到實線位置),直至針桿2上的凹槽3與中間板4上的凸起5完全咬合,彈片6的位置再從E點恢復的最終的B點,針桿的位置也到達D點。以實現針桿2在中間板4上的準確牢靠固定。
針桿2從中間板4拔出時,針桿2的側邊7先將彈片6擠壓至E,待針桿2上的凹槽3與中間板4上的凸起6脫離至位置C時,中間板4上的彈片6從位置E復位到位置A。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奈瓷(西安)應用材料有限公司,未經奈瓷(西安)應用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6120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具有抽風裝置的立式間色圓編機
- 下一篇:插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