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打斷冷卻水管的灌漿孔孔內隔漿處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157050.8 | 申請日: | 2010-04-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86992U | 公開(公告)日: | 2010-12-29 |
| 發明(設計)人: | 楊錫銀;余英;劉紅萍;孫昌忠;黃家權;李紹東;詹忠輝;李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15/04 | 分類號: | E02D15/04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峽專利事務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鋼 |
| 地址: | 443002***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打斷 冷卻 水管 灌漿 孔孔內隔漿 處理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電工程鉆孔灌漿施工中的一種隔漿裝置,特別是一種預埋冷卻水管被打斷后的灌漿孔孔內隔漿處理的裝置。
背景技術
大壩基礎灌漿一股在有混凝土蓋重的條件下進行,而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為避免水化熱溫差產生的裂縫,均埋設有冷卻水管進行通水冷卻。在鉆孔灌漿施工過程中,存在打斷并堵塞冷卻水管的可能性,冷卻水管一旦遭到破壞,其后果一是延長后期壩體冷卻通水時間,推遲接縫灌漿工期,影響施工總進度;二是同一壩塊,同層埋設有兩組或多組冷卻管,當被打斷的一組被堵塞后,同一壩塊同層混凝土會因溫差而產生裂縫。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打斷冷卻水管的灌漿孔孔內隔漿處理裝置,可以在確保灌漿順利進行的同時保證冷卻水管通暢,滿足混凝土連續通水冷卻的需求。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打斷冷卻水管的灌漿孔孔內隔漿處理裝置一,孔口管外壁上設有上密封環和下密封環。
上密封環和下密封環分別位于冷卻水管的上方和下方。
上密封環和下密封環距離冷卻水管30cm。
一種打斷冷卻水管的灌漿孔孔內隔漿處理裝置二,孔口管外壁上設有上密封環和下密封環,孔口管1內還設有內層孔口管,內層孔口管上端與孔口管1之間焊接。
上密封環位于最上層冷卻水管的上方,下密封環位于最下層冷卻水管的下方。
上密封環距離最上層冷卻水管30cm,下密封環5距離最下層冷卻水管30cm。
內層孔口管下端長于孔口管的下端。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打斷冷卻水管的灌漿孔孔內隔漿處理裝置,通過在孔口管上設置上、下密封環的方式,可以在確保灌漿順利進行的同時,保證冷卻水管通暢,滿足混凝土連續通水冷卻的需求,確保工程施工的進度要求。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一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二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防止灌漿漿液沿灌漿的孔口管1的外表面與孔3孔壁之間的間隙(一股為1cm左右)串至冷卻水管4后造成堵塞,同時防止冷卻水管4通水時,沖洗或帶走灌漿漿液,采用上密封環2和下密封環5隔離漿液和冷卻水。
如圖1中,一種打斷冷卻水管的灌漿孔孔內隔漿處理裝置一,孔口管1外壁上設有上密封環2和下密封環5。
上密封環2和下密封環5分別位于冷卻水管4的上方和下方。
上密封環2和下密封環5距離冷卻水管30cm。
上密封環2和下密封環5可以采用特制的密封環,例如橡膠密封環(密封環外徑略小于孔3,長度10cm左右);也可以在孔口管1外壁焊接Φ8mm的鋼筋支撐環,并采用塑料膠布將隔漿棉絮綁扎在孔口管壁上制成。上密封環2和下密封環5的位置以冷卻水管4的位置為基準,位于冷卻水管4的上下各30cm處。
隔漿裝置埋設方法:采用壓漿法埋設。先將本實用新型置入孔3內的預定位置,在上密封環2上部加填2cm厚的棉絮,回填水∶灰∶砂(重量比)=0.5∶1∶1.5的水泥砂漿,然后自冷卻水管4兩端通水,自孔口管1與孔3壁間出水至澄清,待凝24h(通水時分別自冷卻管一端進水,另一端出水,交替進行,確保出水量≥30L/min)。
如圖2中,一種打斷冷卻水管的灌漿孔孔內隔漿處理裝置二,孔口管1外壁上設有上密封環2和下密封環5,孔口管1內還設有內層孔口管6,內層孔口管6上端與孔口管1之間焊接。
上密封環2位于最上層冷卻水管4的上方,下密封環5位于最下層冷卻水管4的下方。
上密封環2距離最上層冷卻水管30cm,下密封環5距離最下層冷卻水管30cm。
內層孔口管6下端長于孔口管1的下端。
在打斷多層冷卻水管4的情況下,由于孔口管1周邊的空隙較大,為防止后續鉆孔施工中鉆桿擾動破壞已埋孔口管1,置內層孔口管6至孔底,內層孔口管6下端長于孔口管1以利于灌漿,采用0.5∶1水泥漿壓漿埋管,待兩管壁間出濃漿后,清除孔口濃漿50mm,待凝3天后,再在孔口處將孔口管1與內層孔口管6填焊在一起,確保兩管焊接牢固。
其余操作與技術方案一相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5705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大面積地坪施工的平整度及密實度控制平板振動器
- 下一篇:簡易錨桿注漿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