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空調壓縮機低頻隔音罩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155382.2 | 申請日: | 2010-04-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72646U | 公開(公告)日: | 2010-12-15 |
| 發明(設計)人: | 潘軍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市延昌新型塑膠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13/24 | 分類號: | F24F13/24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中浚雄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44254 | 代理人: | 周永強 |
| 地址: | 51089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空調 壓縮機 低頻 隔音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隔音設備,尤其是用于空調壓縮機,主要濾除低頻段的噪音。
背景技術
現有的空調中一般都會有壓縮機,被認為是空調心臟的壓縮機在運轉時噪音會比較大,在白天嘈雜的環境下,人可能感覺不到空調壓縮機的噪音,但是在相對比較安靜的晚上,空調壓縮機發出來的噪音就會顯得格外的嘈雜,尤其是低頻段的噪音,人體感覺不適的主要來源,會嚴重影響人的睡眠。為了消除空調壓縮機的噪音,工程師一般通過共振分析和系統匹配等方面來解決噪音問題;當上述手段不能湊效時,就會用隔音棉包裹空調壓縮機的方法來達到消除噪音的目的。現有技術中,隔音棉主要包括吸音棉層、橡膠板層、鋁箔層,利用該種隔音棉雖然一定程度上也能消除壓縮機一部分噪音,但是在125Hz~500Hz頻段下,其消除噪音的效果不夠明顯。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空調壓縮機低頻隔音罩,能夠消除空調壓縮機發出來的噪音,在125Hz~500Hz頻段下的消除效果更明顯。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空調壓縮機低頻隔音罩,包括上底面、下底面、側面,所述上底面、下底面、側面由相同結構的復合板構成,所述復合板主要包括阻燃無紡纖維層,所述復合板還包括壓延軟質橡膠層、橡塑發泡層,所述壓延軟質橡膠層設于阻燃無紡纖維層和橡塑發泡層之間;所述阻燃無紡纖維層厚度為5~15mm,所述壓延軟質橡膠層厚度為2~5mm,所述橡塑發泡層厚度為5~10mm。
作為改進,所述阻燃無紡纖維層厚度為5mm,所述壓延軟質橡膠層厚度為2mm,所述橡塑發泡層厚度為5mm。
作為改進,所述阻燃無紡纖維層厚度為10mm,所述壓延軟質橡膠層厚度為3mm,所述橡塑發泡層厚度為7.5mm。
作為改進,所述阻燃無紡纖維層厚度為15mm,所述壓延軟質橡膠層厚度為5mm,所述橡塑發泡層厚度為10mm。
作為改進,所述隔音罩側面上設有安裝孔,隔音罩包裹空調壓縮機后,連接壓縮機的進氣管和排氣管可以通過隔音罩上的安裝孔伸出去,方便安裝。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所帶來的有益效果是:
能夠消除空調壓縮機發出來的噪音,在125Hz~500Hz頻段下的消除效果更明顯;所述隔音罩側面上設有安裝孔,方便安裝。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爆炸圖;
圖3為復合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一種空調壓縮機低頻隔音罩,包括上底面1、下底面3、側面2。所述上底面1、下底面3、側面2由相同結構的復合板構成,所述復合板從外至里依次為阻燃無紡纖維層6、壓延軟質橡膠層7、橡塑發泡層8。所述阻燃無紡纖維層6厚度W1為5mm;所述壓延軟質橡膠層7成分主要包括丁基橡膠、云母、蛭石、石墨、纖維、阻燃劑、橡膠助劑、軟化劑,然后通過密煉、開煉和壓延的三道工序制成,最后片層厚度W2為2mm;所述橡塑發泡層8為橡膠與塑料并用發泡成型,其制片厚度W3為5mm。
安裝隔音罩時,先利用一個復合板作為側面2將空調壓縮機圍起來,側面2的兩端通開口過橡膠釘5進行快速連接;然后再將上底面1和下底面3封住側面2的兩個開口,從而將空調壓縮機整個包裹起來。另外,隔音罩側面2上設有安裝孔4,隔音罩包裹空調壓縮機后,連接壓縮機的進氣管和排氣管可以通過隔音罩上的安裝孔4伸出去,方便安裝。
實施例2
一種空調壓縮機低頻隔音罩,包括上底面1、下底面3、側面2。所述上底面1、下底面3、側面2由相同結構的復合板構成,所述復合板從外至里依次為阻燃無紡纖維層6、壓延軟質橡膠層7、橡塑發泡層8。與實施例所不同的是:所述阻燃無紡纖維層6厚度W1為10mm;所述壓延軟質橡膠層7成分主要包括丁基橡膠、云母、蛭石、石墨、纖維、阻燃劑、橡膠助劑、軟化劑,然后通過密煉、開煉和壓延的三道工序制成,最后片層厚度W2為3mm所述橡塑發泡層8厚度W3為7.5mm。本實施例的隔音罩的安裝方法與實施例1的安裝方法一樣,本實施例中不再詳細敘述。
實施例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市延昌新型塑膠制品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市延昌新型塑膠制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5538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光學元件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種煉鋼用鋁鈣鐵脫氧劑及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