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水體原位修復技術的智能化生態集成模塊裝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154329.0 | 申請日: | 2010-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78521U | 公開(公告)日: | 2010-12-22 |
| 發明(設計)人: | 薛彩琴;董濱 | 申請(專利權)人: | 董濱 |
| 主分類號: | C02F3/32 | 分類號: | C02F3/32;C02F3/34;C02F3/02 |
| 代理公司: | 寧波市天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19 | 代理人: | 張文忠 |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寧波***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體 原位 修復 技術 智能化 生態 集成 模塊 裝備 | ||
1.一種水體原位修復技術的智能化生態集成模塊裝備,其特征是:包括有浮于水面上的單元凈水浮島(5),所述的單元凈水浮島(5)底部配裝有菌藻共生系統的生物基模塊(4),生物基模塊(4)下方連接有曝氣管(3),曝氣管(3)的輸入端連接有鼓風機(2),鼓風機(2)控制對生物基模塊(4)的持續供氧;所述的鼓風機(2)還連接有基于溶氧在線監測的控制裝置(1),控制裝置(1)伸入水面以下,并控制鼓風機(2)的運行;所述的單元凈水浮島(5)四周配有鏈接槽(8),并經扣環(9)控制單元凈水浮島(5)之間的鏈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體原位修復技術的智能化生態集成模塊裝備,其特征是:所述的單元凈水浮島(5)中間嵌裝有承托網(7),承托網(7)的下端伸入于生物基模塊(4)內,并且所述的承托網(7)內腔種養有水生生物體(6)。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水體原位修復技術的智能化生態集成模塊裝備,其特征是:所述的生物基模塊(4)內貯存有菌藻共生系統的載體。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水體原位修復技術的智能化生態集成模塊裝備,其特征是:所述的水生生物體(6)產生的氧氣能被鼓風機(2)吸入,并經曝氣管(3)輸入至生物基模塊(4)內。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水體原位修復技術的智能化生態集成模塊裝備,其特征是:所述的鼓風機(2)漂于水面上,或固定于水岸上,或布置于單元凈水浮島(5)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水體原位修復技術的智能化生態集成模塊裝備,其特征是:所述的扣環(9)經拉索(10)還連接有固定樁(11),所述的固定樁(11)固定于水底床體上,并控制單元凈水浮島(5)在水面上的定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董濱,未經董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54329.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地埋燈的散熱結構
- 下一篇:一種LED太陽能室外照明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