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PS版電解裝置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020150909.2 | 申請日: | 2010-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46026U | 公開(公告)日: | 2010-11-24 |
| 發(fā)明(設計)人: | 郝春發(fā);盛浩;趙永金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富士達包裝印刷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41N3/03 | 分類號: | B41N3/03;C25F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043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ps 電解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解裝置,具體的說是一種用于制作陽圖PS版的電解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工業(yè)上應用的PS版電解技術,是有二十根左右的石墨,利用交流電能夠連續(xù)不斷的改變電極的極性,在稀酸的作用下,鋁板不斷的發(fā)生電解而產生砂目,從而達到版基表面的粗化,形成砂目。
中國實用新型專利200820152716.3公開了一種PS版的電解裝置,包括箱體、若干個導電石墨,所述箱體內設有稀酸溶液,所述若干個導電石墨依次設于箱體內并浸入液體中,所述箱體內還設有版基、傳動輪、供液槽,所述傳動輪分別設于箱體的兩端,所述版基通過傳動輪從箱體的一端進入再由另一端滑出,所述版基設于石墨下方,所述石墨與版基、版基與箱體底部之間分別留有間隙。但現有技術中經過電解后的基板,容易產生砂目的分辨率低,以至于形成的網點光潔不是很完整,色調再現性差,圖像清晰度比較低,空白部分含水能力下降以至印刷時耗水量大。
發(fā)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使砂目分辨率較高、形成的網點光潔完整、色調再現性好、圖像清晰度高的PS版電解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PS版電解裝置,其由箱體、稀酸、石墨電極、版基、供液槽、傳動輪組成,所述傳動輪分別設于箱體的兩端,版基通過傳動輪從箱體的一端進入再由另一端滑出;所述版基的滑出端設置一烘干裝置,與滑出端的版基連接。
上述的PS版電解裝置,所述烘干裝置包括一殼體,與箱體固定,在殼體內設置遠紅外電熱絲,所述遠紅外電熱絲設置兩組,分別設置在版基的兩側。
本實用新型PS版電解裝置的優(yōu)點是:通過設置在版基輸出端的紅外線電熱烘干裝置,使電解后的版基能夠及時進行加熱烘干,穩(wěn)定砂目,提高了砂目的分辨率和穩(wěn)定性,提高了空白部分的含水能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PS版電解裝置,包括箱體1、若干個石墨電極2,在箱體1內設置稀酸溶液11,若干個石墨電極2依次設于箱體1內并浸入液體中,在箱體1內還包括版基3、傳動輪4、供液槽5,其中傳動輪4分別設于箱體1的兩端,所述版基3通過傳動輪4從箱體1的一端進入再由另一端滾出,該版基3設置在石墨電極2的下方,所述石墨電極2與版基3的間隙范圍是8mm,版基3與箱體1底部之間的間隙范圍是2.5mm。在石墨電極2間隔位置設置若干個供液槽5,其設于版基3上方并與石墨電極2并列,每隔三個石墨2設置一個供液槽5。該供液槽5是一長方體空腔,在空腔內設有一垂直于水平面的擋板,該擋板與空腔底部留有空隙。
在所述版基3的滑出端設置一烘干裝置6,該烘干裝置6包括一殼體7,該殼體7通過螺栓與箱體1固定,在殼體7內設置遠紅外電熱絲8,所述該遠紅外電熱絲8設置兩組,分別安裝在版基3的兩側,版基3經電解后隨傳動輪4滾出的同時,進入烘干裝置6的殼體7內,經兩側的遠紅外電熱絲8加熱烘干后,輸出殼體7;在該殼體7的下端還設置一個支撐架9,在支撐架9上設置一個輔助傳動輪10,輔助經烘干后的版基3傳動輸出。
當然,上述說明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范圍內,作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富士達包裝印刷技術有限公司,未經青島富士達包裝印刷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5090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印刷橡皮布定位鋁夾裝置
- 下一篇:一種用于噴墨打印機的墨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