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無菌隔離記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150807.0 | 申請日: | 2010-04-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704824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1-12 |
| 發明(設計)人: | 王建軍;朱彥民;于慶彬;吳艷;王暉;官紅;高麗偉;蔣英賢;劉堯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藥集團制藥總廠 |
| 主分類號: | E04B2/74 | 分類號: | E04B2/74;E06B5/00;E06B7/28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東方專利事務所 23118 | 代理人: | 陳曉光 |
| 地址: | 150080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菌 隔離 記錄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制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藥品生產中在無菌隔離狀態下進行記錄的設備。
背景技術:
在無菌產品制藥行業,無菌生產的要求非常嚴格,在無菌操作中的生產操作必須及時記錄,記錄需要使用紙和筆。根據GMP即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要求,無菌操作區使用的材料需要嚴格凈化,而且無塵無脫落,對產品不造成污染。目前國際上制藥企業通用方式為購買一次性無菌筆或可滅菌筆,價格昂貴;使用無塵無菌紙,并用特殊方式傳入無菌操作區,方式很復雜,其價格同樣昂貴。并且這些產品目前還都是國外生產的,目前國內沒有這些產品。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無菌隔離記錄裝置,將無菌室和非無菌室隔離開來,使操作者能夠身在無菌室內通過無菌隔離手套,伸到非無菌室內進行記錄,使無菌室及人員不被非無菌室環境污染,并且能夠有效及時的低成本記錄。
上述的目的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
無菌隔離記錄裝置,其組成包括:在無菌操作區和非無菌操作區之間加裝的隔斷墻,在所述的隔斷墻上開透明的視窗,在所述的視窗上具有兩個袖套環,所述的袖套環上連接無菌隔離手套,在所述的袖套環與玻璃視窗結合部加裝密封圈,在所述的非無菌操作區緊鄰袖套環的下方安裝有記錄臺。
所述的無菌隔離記錄裝置,袖套環之間的距離為15-50厘米。
有益效果:
1.本突破了國內外的藥品生產領域多年來一直使用昂貴的無菌紙、無菌筆進行記錄的傳統觀念。并且本實用新型構思的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通過高分子袖套的隔離就能方便的使用普通紙和筆進行記錄,不用購買國外昂貴的無塵紙,無菌或可滅菌型記錄筆。
2.本實用新型減少記錄書寫工具在往無菌操作區傳遞過程中時間上、設備能源上、程序上的浪費,在無菌操作區也就減少了潛在的污染風險,利于無菌保證水平。
3.本實用新型的設計完全符合國內外GMP法規對無菌操作區的要求,滿足及時記錄要求的同時也滿足了不能對無菌操作區產生污染的要求。
4.本實用新型無需增加昂貴的經濟支出,即完成了制藥所需的無菌操作區與非無菌操作區之間的隔離問題,操作者無需在無菌操作區與非無菌操作區之間奔波、勞累,繁瑣的進行無菌服的穿脫和消毒;降低了操作者的勞動量,節省了操作者的時間。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產品的俯視圖。
附圖2為本產品的主視圖。
附圖3為本產品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無菌隔離記錄裝置,其組成包括:在房間1內的無菌操作區3和非無菌操作區4之間加裝的隔斷墻2,在所述的隔斷墻上開透明的視窗5,在所述的視窗上具有兩個袖套環6,所述的袖套環上連接無菌隔離手套7,在所述的袖套環與玻璃視窗結合部加裝密封圈8,在所述的非無菌操作區緊鄰袖套環的下方安裝有記錄臺9。
所述的無菌隔離記錄裝置,袖套環之間的距離為15-50厘米。
所述的無菌隔離記錄裝置,在所述的無菌操作區開有無菌通道10。
實施例2:
實施例1所述的無菌隔離記錄裝置的用途,操作者11從無菌通道進入房間的無菌操作區內,站在玻璃視窗前,將手伸入無菌隔離手套內,在所述的記錄臺上放上筆和紙,由操作者進行記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藥集團制藥總廠,未經哈藥集團制藥總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5080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