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具有電子秤功能的手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149919.4 | 申請日: | 2010-04-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82543U | 公開(公告)日: | 2010-12-22 |
| 發明(設計)人: | 沈歡歡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華勤通訊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M1/725 | 分類號: | H04M1/725;G01G3/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麥其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57 | 代理人: | 董紅曼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東***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電子秤 功能 手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手機,尤其是一種具有電子秤功能的手機。
背景技術
我們在買零售商品需要稱重的時候,奸詐的商家經常會“缺斤少兩”,這個根本原因是我們苦于手上沒有一個可以稱重的工具及時發現。
目前比較小的手提電子秤產品,最大稱重為5kg,尺寸在105×52×18左右,重量80g左右,尺寸方面比一般的手機稍大一點,而一般的手機掛繩的抗拉力能達到20kg以上。
中國專利公開號:CN1964386,公開了一種可實現電子秤功能的手機及其實現稱重的方法,其中該手機,包括一模數轉換處理單元、一CPU處理單元和一信號輸出裝置,還包括:一壓力傳感器,產生與所述物體重量成線性關系的第一電信號;一放大單元,用于放大所述第一電信號并形成第二電信號;所述模數轉換處理單元用于將所述第二電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后發送給所述CPU處理單元;所述CPU處理單元用于根據所述數字信號獲取所述物體的重量,命令所述信號輸出裝置將所述物體的重量通知用戶。
但該技術必須在手機內部設置吊飾部,影響了手機結構和內部空間。
有鑒于此,本領域實用新型人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通過無線數據傳輸、便于攜帶和使用且不影響手機內部空間的具有電子秤功能的手機。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電子秤功能的手機,以達到通過無線數據傳輸、便于攜帶和使用且不影響手機內部空間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有電子秤功能的手機,包括手機本體,包括一重量傳感掛件,所述重量傳感掛件通過掛繩懸掛在所述手機本體的掛件孔內;
所述重量傳感掛件包括重量傳感器、無線數據發送模塊,所述手機本體內設有無線數據接收模塊以及處理器單元;
所述重量傳感器連接所述無線數據發送模塊,將重量數據發送到所述無線數據發送模塊,
所述無線數據發送模塊將重量數據無線傳輸到所述無線數據接收模塊,
所述無線數據接收模塊連接所述處理器單元,將重量數據發送到所述處理器單元。
優選地,所述重量傳感器是電阻應變式稱重傳感器,包括在外力作用下產生彈性變形的彈性體,貼附在所述彈性體表面也產生形變的電阻應變片,以及測量所述電阻應變片阻值變化并轉換為電信號的測量電路。
優選地,所述重量傳感器還包括放大濾波電路和模數轉換電路,所述放大濾波電路的輸入端連接所述測量電路,放大電信號,輸出端連接所述模數轉換電路的輸入端,所述模數轉換電路的輸出端連接所述無線數據發送模塊,將電信號轉化為數字信號。
優選地,還包括一稱重物體的鉤子,連接所述彈性體。
優選地,還包括一輸出裝置,連接所述處理器單元,所述輸出裝置為手機顯示屏,手機揚聲器中的至少一種。
優選地,所述無線數據發送模塊是藍牙發送模塊,所述無線數據接收模塊是藍牙接收模塊。
優選地,所述無線數據發送模塊是紅外發送模塊,所述無線數據接收模塊是紅外接收模塊。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本實用新型通過無線數據傳輸、便于攜帶和使用且不影響手機內部空間。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具有電子秤功能的手機的模塊連接框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重量傳感器的模塊連接框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具有電子秤功能的手機的使用方法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圖1至3來介紹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實施例。
如圖1至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有電子秤功能的手機,包括手機本體,包括一重量傳感掛件,所述重量傳感掛件通過掛繩懸掛在所述手機本體的掛件孔內,一稱重物體的鉤子以及輸出裝置;所述重量傳感掛件包括重量傳感器、無線數據發送模塊,所述手機本體內設有無線數據接收模塊以及處理器單元;所述重量傳感器連接所述無線數據發送模塊,將重量數據發送到所述無線數據發送模塊,所述無線數據發送模塊將重量數據無線傳輸到所述無線數據接收模塊,所述無線數據接收模塊連接所述處理器單元,將重量數據發送到所述處理器單元。所述稱重物體的鉤子,連接所述彈性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華勤通訊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華勤通訊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4991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通話轉接器
- 下一篇:M-Bus總線和無線傳輸方式相互通訊的轉換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