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頂出機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148976.0 | 申請日: | 2010-03-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712094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1-19 |
| 發明(設計)人: | 楊俊梅;曾桂橋 | 申請(專利權)人: | 漢達精密電子(昆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33/50 | 分類號: | B29C33/50;B29C45/26;B29C45/4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300***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頂出機構,特別涉及一種將流道直接建在滑塊入子上的頂出機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模具生產中,當成品側壁有進膠點,且側壁需跑滑塊時,通常情況下會在進膠點處鑲入子,然后滑塊與入子進行插破,這種方式使得模具結構變復雜,加工周期變長,且合模難度增加,增加了模具費用。現有的頂出機構如下:
圖1繪示現有的頂出機構于一實施例中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2繪示現有的頂出機構于一實施例中合模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繪示現有的頂出機構于一實施例中開模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參照圖1、圖2及圖3所示,現有的頂出機構,其應用于一模具中,該模具包含:母模板101、公模板102、上頂出板103及下頂出板104,該頂出機構包括:
進膠入子11,其設于上述公模板102的公模仁1021中;
頂針12,其一端固定于上述下頂出板104上,另一端設于上述進膠入子11中;
滑塊13,其設于母模板101與公模板102中,該滑塊13與上述進膠入子11插破配合。
于本實施例中,開模時,母模板101與公模板102分離,油壓缸14帶動滑塊13脫離進膠入子11,然后下頂出板104推動頂針12使成品脫離進膠點,進而使成品分離。該頂出機構中滑塊與入子需插破配合,這種模具復雜,加工周期變長,且合模難度增加,增加了模具費用。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頂出機構,該頂出機構中流道直接建在滑塊入子上,且該頂出機構減少了加工周期,大大降低合模難度,也減少了模具費用。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頂出機構,其應用于一模具中,該模具包含:母模板、公模板、上頂出板及下頂出板,該頂出機構包括:
滑塊,其設于上述母模板與公模板中,該滑塊內設有一滑塊入子,且模具中的流道設于該滑塊入子上;
凹槽,其設于上述滑塊中;
兩個壓塊,其分別設于上述滑塊中,與上述凹槽相配合;
假頂,其設于上述凹槽中,該假頂靠近上述壓塊的一端設有一限位部,該限位部的一端面與上述兩個壓塊配合;
彈簧,其設于上述凹槽中,且外設于上述假頂的另一端,并一端與上述限位部的另一端面相配合;
頂針,其一端固定于上述下頂出板上,另一端滑動設于上述公模板中。
相較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頂出機構中流道直接建在滑塊入子上,且該頂出機構減少了加工周期,大大降低合模難度,也減少了模具費用。
為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構造特征及其功能有進一步的了解,茲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圖1繪示現有的頂出機構于一實施例中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2繪示現有的頂出機構于一實施例中合模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繪示現有的頂出機構于一實施例中開模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4繪示本實用新型的頂出機構于一實施例中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5繪示本實用新型的頂出機構于一實施例中合模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6繪示本實用新型的頂出機構于一實施例中開模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4、圖5及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頂出機構,其應用于一模具中,該模具包含:母模板201、公模板202、上頂出板203及下頂出板204,該頂出機構包括:
滑塊21,其設于上述母模板201與公模板202中,該滑塊21內設有一滑塊入子211,且模具中的流道(圖中未標示)設于該滑塊入子211上;
凹槽22,其設于上述滑塊21中;
兩個壓塊23,其分別固定設于上述滑塊21中,與上述凹槽22相配合;
假頂24,其設于上述凹槽22中,該假頂24靠近上述壓塊23的一端設有一限位部241,該限位部241的一端面與上述兩個壓塊23配合,該假頂24可在上述凹槽22中滑動,且限位部241的另一端面與凹槽22的的一端相配合從而限定假頂24的運動;
彈簧25,其設于上述凹槽22中,且外設于上述假頂24的另一端,并一端與上述限位部241的另一端面相配合,上述假頂24運動時擠壓該彈簧25,該彈簧25為一線型彈簧;
頂針26,其一端固定于上述下頂出板204上,另一端滑動設于上述公模板202中,當上述凹槽22運動之頂針26位置時,頂針26會穿向該凹槽22運動,進而推動假頂24運動。
于本實施例中,開模時,母模板201與公模板202分離,油壓缸27(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應用斜導柱來實現)帶動滑塊21運動,當滑塊21運動至凹槽22恰與頂針26完全配合時,頂針26穿入凹槽22中并推動假頂24運動,進而假頂24使得進膠口28與成品(圖中未標示)分離,完成頂出動作,合模時,頂針26脫離凹槽22,滑塊21反向運動,此時彈簧25拉伸使假頂24回位。本實用新型的頂出機構可實現流道自動斷料及流道自動頂出的功效,且該頂出機構減少了加工周期,大大降低合模難度,也減少了模具費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漢達精密電子(昆山)有限公司,未經漢達精密電子(昆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4897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帶導向板的注膠用模具
- 下一篇:數控管螺紋車床徑向傳動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