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輸液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148337.4 | 申請日: | 2010-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31832U | 公開(公告)日: | 2010-11-17 |
| 發明(設計)人: | 李春江;馮曉娜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春江 |
| 主分類號: | A61M5/40 | 分類號: | A61M5/40 |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專利商標事務所 13103 | 代理人: | 張云和 |
| 地址: | 063000 河北省***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輸液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輸液器。
背景技術:
臨床輸液的過程中,常會遇到換液不及時,滴液壺內液體滴到其下端的出液管內時,需要重新排氣才能繼續輸液,且重新排氣的過程較為繁瑣,影響輸液的速度。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術之不足而提供一種能防止空氣進入的輸液器。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輸液器,包括滴液壺,該滴液壺的一端與進液管連通,另一端與出液管連通,該滴液壺底部呈漏斗狀,該滴液壺內設有阻擋球。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當換液不及時,滴液器內沒有液體時,阻擋球落入漏斗底部,防止空氣進入,簡化了輸液過程中的排氣程序,且結構簡單,制作方便。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結構,所述阻擋球的直徑大于漏斗狀滴液壺底部的直徑并小于滴液壺的內徑。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結合實施例及附圖詳述本實用新型:
一種輸液器,參見附圖1和附圖2,圖中:進液管1,滴液壺2,阻擋球3,藥液4,出液管5,控制鈕6,針頭7,患者手臂8,輸液瓶9,護套10,支架11。
本實施例中的滴液壺2其中一端與進液管1連通,另一端與出液管5連通,滴液壺2底部呈漏斗狀,滴液壺2內設有阻擋球3,阻擋球3的直徑大于漏斗狀滴液壺2的底部的直徑并小于滴液壺2的內徑,利于藥液4從阻擋球3與滴液壺2內徑之間的間隙流過。
阻擋球3起活塞作用,當滴液壺2內有藥液4時,阻擋球3可以漂浮在藥液中,漏斗暢通;當滴液壺內因更換不及時沒有液體時,阻擋球3落至漏斗底部可將漏斗阻塞,阻擋空氣通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實施例在使用過程中與現有市場上的普通輸液器相同,進液管的一端插入輸液瓶9中,輸液瓶9通過護套10置于支架11上,出液管5的另一端裝有針頭7,針頭7插入患者的病灶部位,例如本實施例中所示的患者手臂8。
當換液不及時致滴液壺2及上方的進液管內藥液4滴完時,阻擋球3下落至滴液壺2的漏斗狀底部,阻擋球3在阻擋空氣通過的同時,防止滴液壺2的下方出液管5繼續向下方流動,至發現藥液輸完時首先更換輸液瓶9,然后直接擠壓滴液壺2,因滴液壺2的下方被阻擋球3阻塞,滴液壺2內的空氣通過上方的進液管1返回輸液瓶9,松開滴液壺2時,滴液壺2內呈負壓狀態,將輸液瓶9內的液體吸入壺內,此液體將阻擋球3浮起,滴液壺2暢通,繼續輸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春江,未經李春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4833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