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高壓電纜保護層制作的注塑模具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148221.0 | 申請日: | 2010-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55431U | 公開(公告)日: | 2010-11-24 |
| 發明(設計)人: | 韓興龍;董云良;邵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自強電纜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B13/22 | 分類號: | H01B13/22 |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陽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應圣義 |
| 地址: | 312351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高壓 電纜 保護層 制作 注塑 模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壓電纜生產過程中的工裝,特別是涉及一種對高壓電纜進行保護層制作時使用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術
現有的輸電電纜,特別是10KV以上的高壓電纜,其結構形式通常為最內部為強化鋼纜,在強外鋼纜外周纏繞有鋁導線,在鋁導線的外周面上包裹有保護層,保護層分為厚度較小的屏蔽層和厚度較大的絕緣層,屏蔽層和絕緣層的分布方式為:在鋁導線的外周包裹有一層屏蔽層,在屏蔽層的外周再包裹一定厚度的絕緣層。
通常屏蔽層的制作方式為采用注塑機把硅烷交聯用聚烯烴半導電屏蔽料包裹到鋁導線外周面,絕緣層的制作方式為采用注塑機把聚乙烯類絕緣材料包裹到所蔽層外周面。由于屏蔽層和絕緣層采用的材料不同,需分別采用一臺屏蔽層注塑機和一臺絕緣層注塑機分別制作屏蔽層和絕緣層,屏蔽層注塑機設有屏蔽層注塑模具,絕緣層注塑機上設有絕緣層注塑模具,屏蔽層注塑模具和絕緣層注塑模具和現有普通注塑模具基本一致。具體的生產過程中,鋁導線在傳動機構的拉動下水平移動。先用屏蔽層注塑機制作屏蔽層,屏蔽層注塑機把屏蔽料加熱后通過屏蔽層注塑模具把屏蔽料包裹在鋁導線外周面,與此同時,已經包裹有屏蔽層的鋁導線繼續水平移動并進入絕緣層注塑機,絕緣層注塑機把絕緣料加熱后通過絕緣層注塑模具把絕緣料包裹在屏蔽層外周面。
采用這種方式的屏蔽層注塑機及屏蔽層注塑模具、絕緣層注塑機及絕緣層注塑模具生產電纜的保護層,由于需采用二臺不同的注塑機及模具,二臺注塑機之間具有一定的距離,導致在鋁導線外包裹屏蔽層和絕緣層之間有較長的時間差,在包裹絕緣層時,屏蔽層已經完全固化,使得屏蔽層和絕緣層之間的咬合不很牢固,易發生屏蔽層和絕緣層之間的脫離,影響了電纜的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
為克服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能使高壓電纜的屏蔽層和絕緣層能牢固咬合、不易脫離的高壓電纜保護層制作的注塑模具。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用于高壓電纜保護層制作的注塑模具,包括模具體,所述模具體中心設有導線管,所述導線管的尾端固定有模頭,所述模頭中心具有模頭孔,所述模頭孔與導線管的內部連通,所述模頭孔與導線管的軸線重合,所述模具體與導線管之間設有一圈加熱層,其特征在于所述模頭具有內模頭和外模頭,所述內模頭固定在導線管的尾端,所述外模頭固定在加熱層上,所述內模頭與外模頭的軸線重合,所述內模頭和外模頭之間具有一圈屏蔽料注入腔,所述外模頭和模具體之間具有一圈絕緣料注入腔,所述模具體上還設有屏蔽料注入孔和絕緣料注入孔,所述屏蔽料注入孔與屏蔽料注入腔連通,所述絕緣料注入孔與絕緣料注入腔連通,所述屏蔽料注入腔遠離屏蔽料注入孔的一端具有屏蔽料注出口,所述絕緣料注入腔遠離絕緣料注入孔的一端具有絕緣料注出口。
所述屏蔽料注出口與絕緣料注出口的軸向距離大于2毫米。
所述模具體外還包裹有一層保溫層。
所述加熱層外壁與屏蔽料注入腔相連,所述加熱層的內壁與絕緣料注入腔相連。
所述模具體上靠近模頭端設有前檔圈,所述前檔圈的中心具有前檔圈孔,所述前檔圈孔與模頭孔、導線管的內部連通,所述前檔圈孔與模頭孔、導線管的軸線重合,所述前檔圈的內壁與絕緣料注入腔相連。
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的用于高壓電纜保護層制作的注塑模具,由于注塑模具的模頭具有內模頭和外模頭,內模頭和外模頭之間具有屏蔽料注入腔,外模頭和模具體之間具有絕緣料注入腔,屏蔽料注塑機把屏蔽料經屏蔽料注入腔并從屏蔽料注出口,把屏蔽料包裹在鋁導線外周形成屏蔽層的同時,絕緣料注塑機把絕緣料經絕緣料注入腔并從絕緣料注出口,把絕緣料包裹在屏蔽層外周形成絕緣層,使得屏蔽層和絕緣層之間的咬合非常牢固,屏蔽層和絕緣層之間不會發生脫離現象,保證了電纜的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模頭部分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外部示意圖。
圖中:1-模具體,2-導線管,3-模頭,4-內模頭,5-外模頭,6-保溫層,7加熱層,8-前擋圈,9-絕緣層注塑機,10-屏蔽層注塑機,11-鋁導線,12-屏蔽層,13-絕緣層,14-電纜口,31-屏蔽料注入腔,32-絕緣料注入腔,33-屏蔽料注入孔,34-絕緣料注入孔,35-模頭孔,36-屏蔽料注出口,37-絕緣料注出口,81-前檔圈孔。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自強電纜有限公司,未經浙江自強電纜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4822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