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能量回收熱電動三聯產三機同軸汽輪驅動機組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143223.0 | 申請日: | 2010-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71663U | 公開(公告)日: | 2010-12-15 |
| 發明(設計)人: | 雷向陽;頡小康;李少勇;靖維勛;李衛峰;宋建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陜鼓汽輪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D15/08 | 分類號: | F01D15/08;F01D15/1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鄭建 |
| 地址: | 710611 陜西省***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能量 回收 電動 聯產 同軸 汽輪 驅動 機組 | ||
技術領域
熱電動三聯產裝置三機同軸(汽輪機+壓縮機+發電機)屬于能源的綜合利用,節能環保技術,具有減少污染、凈化環境的功效,可廣泛應用于冶金、石化、生物化工等領域。本實用新型具體涉及一種大、中型工業企業用能量回收熱電動三聯產三機同軸汽輪驅動機組。
背景技術
2006年以來,我國加強了節能減排工作,發布了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制定了促進節能減排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大、中型工業企業在節能減排上采取了許多的措施和辦法。但是,在很多大、中型工業企業的工藝流程中,仍然存在著大量的余壓、余熱能源沒有很好利用的狀況。目前,余壓、余熱的回收利用普遍的模式是余壓、余熱回收發電或者余壓、余熱回收產生蒸汽通過汽輪機驅動壓縮機等轉動設備,該模式中,汽輪機分別與發電機和壓縮機相連接組成兩套系統,使得能源回收利用率不高,不能實現集中控制、集中管理,機組維護費高。
隨著國家熱電動聯產發展政策及節能減排工作的落實,大型系統中工業汽輪機與其它原動機組合以求取得更佳的綜合效益,研究熱電動三聯產汽輪機驅動機組對工業企業的余壓余熱利用、能量回收、節能減排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量回收熱電動三聯產三機同軸汽輪驅動機組,本實用新型不同于一般意義的“熱、冷、電三聯供”或“熱、電、煤氣三聯產”,而是將工業流程中產生的“余熱”或“廢熱”通過余熱(廢熱)鍋爐換熱,產生高參數蒸汽;高參數蒸汽通過汽輪機同時驅動工業壓縮機做功或驅動發電機發電,汽輪機的抽汽、排汽用于工業生產和生活取暖,實現能源的梯級高效利用。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能量回收熱電動三聯產三機同軸汽輪驅動機組,包括汽輪機、壓縮機和發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輪機的主軸兩端分別連接壓縮機和發電機,所述的發電機和汽輪機之間連接有變速器。
所述的汽輪機采用抽汽冷凝式汽輪機。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實用新型將汽輪機、壓縮機、發電機聯結在一個軸系上,實現了熱、動、電三聯產的機組布置,實現高效、穩定、安全的熱、動、電三聯產功能,減少運行維護人員,易實現集中控制、集中管理。
2、本實用新型實現了工業流程中余熱(廢熱)利用的最大化。采用于汽輪機直接驅動壓縮機,比單獨采用電動機驅動省掉發電機和電動機的兩重能量轉換損失,而將驅動壓縮機用不完的功率通過發電機轉化電能,使工業過程的余熱(廢熱)全部利用,可顯著提高熱效率。中間抽汽有最合理的滿足了工業用汽的需要,使整個余熱(廢熱)利用過程完全化。
3、本實用新型供電煤耗大大低于標準,投資少、見效快,綜合經濟效益顯著。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熱電動三聯產的汽輪機驅動機組結構圖。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解釋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的能量回收熱電動三聯產三機同軸汽輪驅動機組,包括汽輪機1、壓縮機2和發電機3,所述的汽輪機1的主軸兩端分別連接壓縮機2和發電機3,所述的發電機3和汽輪機1之間連接有變速器4。
本實用新型采用抽汽量可達進汽量的50~60%的全新抽汽冷凝汽輪機系列,能實現驅動、供熱、發電的多重功能;壓縮機可根據用途采用離心壓縮機或軸流壓縮機;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工業企業利用富裕蒸汽、或利用廢料、廢氣、廢熱生產蒸汽,通過抽汽凝汽式汽輪機1將蒸汽的內能轉化為機械能,轉化的機械能一方面驅動壓縮機2做功,壓縮機3用于為工業流程中提供壓縮空氣或其他介質壓縮氣體,剩余機械能驅動發電機3發電,向電網輸出電能;另一方面汽輪機帶有中間抽汽,抽出低參數蒸汽用于供熱或工業過程用汽。從而實現能源的梯級高效利用,使整個余熱(廢熱)的能量全部回收,利用更加徹底。
綜上,本實用新型的應用對于大、中型工業企業具有重要的節能環保意義。另外,在新建項目工廠設計中,本實用新型由于良好的熱平衡效果,系統綜合效益良好,將會得到廣泛的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陜鼓汽輪機有限公司,未經西安陜鼓汽輪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4322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發動機制動裝置的改進結構
- 下一篇:剖分式液壓桿高溫防護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