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加熱鋁板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139030.8 | 申請日: | 2010-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34563U | 公開(公告)日: | 2010-11-17 | 
| 發明(設計)人: | 劉智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省南安飛宙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3B20/00 | 分類號: | C03B20/00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車世偉 | 
| 地址: | 362300 ***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加熱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加熱鋁板裝置,更具體的說涉及石英板成型技術中的加熱鋁板裝置。
背景技術
石英板成型技術,其是指人造石英板的技術,其通常包括配料、攪拌、布料、壓制、固化和冷卻等過程,其中,配料程序是指將成型石英板所需的原料進行合理配比的過程,在工業化生產時,該原料通常是裝在大型儲罐中;攪拌程序是指將各種原料進行攪拌,從而將各種原料混合均勻,當然隨著攪拌的進行,該混合后的原料會呈現黏稠狀;布料程序是指將混合后的原料澆注在模板內的工序,該布料程序的主要目的即是使澆注入模板內的原料能呈現均勻狀;壓制程序是指利用強力而將模板內的原料進行加壓,從而成型石英板的程序;固化程序是指利用固化爐而進行加熱的工序;冷卻程序則是對成型出來的石英板進行冷卻,從而形成成品的工序,當然在整個成型過程中,還會包括輸送程序,而攪拌程序又包括單色攪拌和混合攪拌等。
該固化程序通常是利用固化爐來實現的,而現有的固化爐又包括機殼以及位于機殼上的多塊加熱鋁板裝置,該加熱鋁板裝置用于對經過壓制程序的石英板進行加熱,從而使得該石英板固化。現有的加熱鋁板裝置包括主板和導油管,該主板具有進油口和出油口,該導油管呈散熱片狀彎曲設置在主板內部,并兩端分別與進油口和出油口相連,但是該現有的導油管往往是采用鐵管或者鋁管來形成,故現有的加熱鋁板裝置往往具有如下缺陷:
一、由于鐵管或鋁管的導熱性不高,故經由該導油管的熱油無法將熱量充分地散發出去,從而造成了熱油利用效率低的缺陷;
二、由于鐵管或鋁管本身的塑性差,故在形成散熱片狀導油管時,其往往無法一體成型,即在成型工程中往往還需要采用焊接等連接方式,進而大大降低了導油管在制作時的效率;
三、由于鐵管或鋁管的膨脹系數大,故當高溫的熱油被通入時,其會存在導油管裂開,而造成漏油的隱患。
有鑒于此,本發明人針對現有加熱鋁板裝置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產生。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加熱鋁板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加熱鋁板裝置熱油利用效率低、導油管制造復雜以及容易出現漏油的問題。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
一種加熱鋁板裝置,包括主板和導油管,該主板具有進油口和出油口,該導油管設置在主板內部并呈散熱片狀,該導油管兩端分別與進油口和出油口相連通,其中,該導油管采用銅管。
進一步,該導油管為并排設置的兩根。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由于銅管的材質銅具有導熱性能優良的特點,故該銅管能將油熱中的熱量充分散發到主板中,并經由主板而傳導到石英板上,從而大大提高了熱油的利用效率;
二、由于銅管的材質銅具有塑性高的特點,故在成型整根銅管時,能直接采用彎折的方式即可形成,故無需進一步采用焊接等連接方式,進而大大提高了導油管的成型效率;
三、由于銅管的膨脹系數較小,故當高溫的熱油被通入時,該導油管亦能保證很好的完整性,從而能消除現有技術存在的漏油隱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涉及的一種加熱鋁板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主視圖;
圖3為圖1的側視圖;
圖4為沿圖3中A-A線的剖視圖。
圖中:
加熱鋁板裝置????100
主板????????????1?????進油口????11
出油口??????????12????導油管????2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進一步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闡述。
如圖1至圖4所示,其示出的為本實用新型涉及的一種加熱鋁板裝置100,其包括主板1和導油管2,該主板1具有進油口11和出油口12,該導油管2設置在主板1內部并呈散熱片狀,該導油管2兩端分別與進油口11和出油口12相連通,上述特征均與現有技術中的特征相同,故其結構以及功能將不再詳細描述,下面對本實用新型的主要改進點進行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省南安飛宙機械有限公司,未經福建省南安飛宙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3903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