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具有減震效果的鞋底構造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138345.0 | 申請日: | 2010-03-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813947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5-04 |
| 發明(設計)人: | 黃頌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鋼鐵環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3B13/16 | 分類號: | A43B13/16;A43B13/18;A43B13/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勝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 地址: | 中國香港*** | 國省代碼: | 中國香港;8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減震 效果 鞋底 構造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種具有減震效果的鞋底構造,尤其涉及在鞋跟部設有減震裝置的鞋底構造。?
背景技術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所穿著的鞋類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不僅要求其款式新穎,外觀時尚,而且對其舒適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眾所周知,在行走時,一般腳跟部位所受到的壓力和震動是較大。如進行長時間的行走或運動,則腳跟部位不可避免地會受到產生很大的沖擊和震動,從而引起不適和疼痛。如對此情況不加以重視,而任由其發展,則會引起所謂的“足底筋膜炎”,進而導致更為嚴重的后果。?
現有技術中,為了緩解腳跟部位所受到壓力和震動,通常會采用兩種技術方案:(1)在鞋底的內部加裝氣墊,(2)加厚鞋跟。但上述的兩種技術方案都存在著明顯的缺陷。加裝的氣墊的通常厚度不夠,難以對腳跟部位提供足夠的保護。而加厚鞋跟會明顯地加重鞋子的整體重量,從而引起穿著上的不適。為了克服上述的缺陷,現有技術中提出了多種技術方案。如第200820081074.2號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在高跟鞋的鞋跟部位提供了一種液壓緩沖裝置,該裝置能夠有效地減輕腳部與地面之間的沖擊力。但是上述的液壓緩沖裝置結構復雜,且容易損壞,從而給穿著者帶來諸多的不便。?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易拆卸、組裝的、能吸收對于腳跟的沖擊和震動的鞋底構造。?
按照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鞋底構造至少包括兩層鞋底結構,在第一鞋底結構的鞋跟部分設有至少一個凸出的減震裝置,與該減震裝置相應的凹部設于位于第一鞋底結構下方的第二鞋底結構中,所述的凸出的減震裝置的主體部分容納于相應的凹部中。?
所謂的減震裝置是指至少能部分地吸收對于腳跟部的震動的裝置。?
從材料上而言,所述的減震裝置由能夠吸收震動的彈性材料制成。具體地選自發泡塑料、海綿、橡膠、聚酯材料、凝膠等。由上述材料制成的減震裝置在被壓縮后能夠很快地恢復原形,吸收震動能力強,以達到更佳的減震目的。優選地,所述的減震裝置由凝膠材料制成。特別優選地,所述的減震裝置由硅膠制成。?
其次,從幾何形狀而言,根據本實用新型,優選地,所述的減震裝置選自長方體、立方體、圓柱體、橢圓形柱體等結構。最為優選地,所述的減震裝置的主體部分為圓柱體結構。圓柱體結構的減震裝置能夠均勻而規則地吸收震動。?
此外,該減震裝置可以為實心結構或部分為中空結構。?
可以理解,不同的材質和/或幾何結構的減震裝置所提供的減震效果及舒適度是不同的。?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又一種實施方式,上述的減震裝置與第一鞋底結構之間能夠以可拆卸的方式連接。所述的減震裝置可為能與第一鞋底結構分離的獨立構件。該獨立的減震裝置可以通過多種手段實現與第一鞋底結構的連接,例如通過嚙合、嵌入、粘合等方式。?
優選地,所述的分離的減震裝置是通過嵌入的方式實現與第一鞋底結構實現連接的。其中,減震裝置設有主體部分,并在其上部設有冠狀部分。與之相對應,第一鞋底結構的鞋跟部分上設有開口,其形狀及大小至少能使得減震裝置的主體部分通過。減震裝置的冠狀部分具有大于鞋跟部分的開口的直徑,以使得減震裝置能夠嵌入并卡緊并固定至第一鞋底結構上。可以預見,可在減震裝置的冠狀部分上涂布粘結劑,以使減震裝置能夠更加緊密地貼合至第一鞋底結構。?
對于采用上述結構的第一鞋底結構,當減震裝置因損壞或其他原因需要移除或替換時,只需移除或替換減震裝置,而無需移除或替換整個第一鞋底結構。?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實施方式,為了適用于不同的減震的需要,在鞋跟部所設的減震裝置的數量可以為兩個、三個或者更多個,以產生協同的或疊加作用。?
或者,除鞋跟部之外,所述的減震裝置還可以設于鞋底構造的其他位置,如腳掌處。?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方式,鞋底構造包括四層鞋底結構。其中,第三鞋底結構設于第一鞋底結構和鞋子的本體之間。第四鞋底結構設于第二鞋底結構的下方,各層鞋底結構之間相互緊密地貼合,以提供更佳的吸收震動的效果,進而進一步保護腳部。優選地,第一鞋底結構上所設的減震裝置具有不同的材質和/或幾何結構。?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實施方式,上述的鞋底構造各層結構構造之間都是可拆卸地連接的。當其中一個或多個鞋底結構損壞時,或者根據穿著者的需求,每個鞋底構造都可以單獨地實現拆卸及組裝。優選地,拆卸及組裝過程無需任何工具,僅靠手工即可實現,從而使得該過程變得簡單易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鋼鐵環球有限公司,未經鋼鐵環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3834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