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并聯式蚯蚓生態濾池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137817.0 | 申請日: | 2010-03-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48188U | 公開(公告)日: | 2010-11-24 |
| 發明(設計)人: | 頡志剛;郭宏凱;邵晨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C02F3/32 |
| 代理公司: | 杭州豐禾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從友 |
| 地址: | 321004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并聯 蚯蚓 生態 濾池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污水處理設備,具體是一種應用于養殖污水或生活污水循環處理的并聯式蚯蚓生態濾池。
背景技術
蚯蚓生物濾池(VBF)是一種生態型污水處理新技術,它在法國和智利研究較多,并已開始應用于城市生活污水、食品工業和農業的有機廢水處理。VBF技術具有許多優點:1)前處理簡單,剩余污泥少,能耗低,是一項沒有二次污染的自然生態處理技術;2)工藝簡單,處理流程很短,不需要設初沉池、二沉池和曝氣池等,建設費用低;3)處理效果好,并且不產生臭味;4)運行管理簡便,費用很低;5)規模靈活,大到城市集中污水處理,小到一家一戶單體VBF;6)可應用于城市生活污水,食品工業及農業等排放的有機廢水的處理。
但是,蚯蚓生態濾池仍存在諸多不足:(1)蚯蚓生物濾池的污水處理能力有限,需要間歇供水,一旦污水過量,超過處理負荷,會造成濾池系統崩潰的現象;(2)塔式結構的局限,即上層為蚯蚓生活區,下層為物理過濾層,污泥堵塞會造成處理效率的逐步下降,維護困難;(3)蚯蚓生物濾層對蚯蚓品種有較高的要求,由于蚯蚓生活區最先接觸污水,生存環境濕度大,需要選擇有較強的耐水性的特殊品種。(4)正因為上述諸多不足,蚯蚓生態濾池需要較多的人工干預,目前已有專利采用電腦程序對濾池的進水量進行間歇控制,但成本較高,不易推廣。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蚯蚓生物濾池的不足,本實用新型針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一種應用于養殖污水或生活污水循環處理的并聯式蚯蚓生態濾池,該蚯蚓生態濾池具有結構簡單、實施維修方便、使用壽命生態調節能力強的特點。
為了實現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并聯式蚯蚓生態濾池,該生態濾池包括污水進水管、蚯蚓濾池和物理濾池,污水進水管的出水口設置在蚯蚓濾池和物理濾池的上方;所述的蚯蚓濾池和物理濾池并聯式設置,所述的出水口的下方設置有傳送帶,傳送帶連接有動力裝置驅動,傳送帶的一端設置在物理濾池的上方,傳送帶的另一端設置在蚯蚓濾池的上方,傳送帶的前進方向朝向蚯蚓濾池,傳送帶水平設置或者傳送帶設置在蚯蚓濾池上方的一端向上傾斜設置。
作為進一步的改進,上述的動力裝置包括葉輪和傳動鏈,葉輪設置在出水口與傳送帶之間,傳動鏈的一端連接葉輪,傳動鏈的另一端連接傳送帶的主動輪。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無需電機驅動,其動力源自具有一定強度的水流催動葉輪運作,成本較低,節能。
作為進一步的改進,上述的傳送帶選用過濾傳輸帶,過濾傳輸帶由特定目數的濾網制成。
作為進一步的改進,上述的傳送帶的下方設有擋泥板,擋泥板朝向蚯蚓濾池設置。擋泥板用于鏟除傳送帶傳送回來的污泥,防止大量污泥進入物理濾池而使物理濾池堵塞。
作為優選方案,上述的傳送帶設置在蚯蚓濾池上方的一端向上傾斜設置,傾斜的角度不大于15°。這樣可以更有效使污水和污泥分離。
作為優選方案,上述的物理濾池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生物球層、陶環層、陶粒層、活性炭層、珊瑚沙層和礫石層,礫石層設有回水口。
作為優選方案,上述的蚯蚓濾池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包括蚯蚓生活區、濾料層和礫石層,礫石層上設有排水口。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術方案,具有以下的優勢和特點:
1.該裝置可以預先將較大顆粒污物從污水中分離出來,減少物理濾池的壓力。傳統蚯蚓生態濾池由于其塔式結構,上層的蚯蚓生活區如不能及時將大顆粒污物去除,將會導致下層物理處理層堵塞,最終導致系統崩潰。
2.該裝置可以進行較長時間的污水處理。傳統蚯蚓生態濾池因處理能力有限,需要間歇性供污水,以防止超過處理負荷,本裝置可以在較長時間內連續供水進行處理。
3.該裝置維護方便。傳統蚯蚓生態濾池為塔式結構,是串聯模式,上層蚯蚓生活區和下層物理處理區相連接,維護不便,而本裝置蚯蚓濾池和物理濾池并聯且相獨立,裝置管理維護簡單,運行成本低,也不需要較多的人工干預。
4.應用本裝置的蚯蚓生態濾池對蚯蚓品種無特殊要求。傳統蚯蚓生態濾池因水分較大,蚯蚓易溺死,因此需要選擇耐水性好的或適應不同濕度的蚯蚓。本裝置由于提前將大部分污水濾出,不易導致蚯蚓溺死,所以對蚯蚓的品種無特殊要求,如可以選用常見養殖品種大平二號等。
5.本裝置成本較低,節能。本裝置無需電機驅動,其動力源自具有一定強度的水流催動葉輪運作。同時,不需要電腦程序控制。
6.該裝置如用于工廠化水產養殖污水的循環水處理,以水產動物糞便和飼料殘渣養殖的蚯蚓可以作為水產動物的餌料,可實現養殖系統的物質循環利用。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師范大學,未經浙江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3781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