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溫室大棚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135233.X | 申請日: | 2010-03-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82842U | 公開(公告)日: | 2010-12-29 |
| 發明(設計)人: | 江南;胡銳清;李巧紅;連甄斐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市農業科學研究中心 |
| 主分類號: | A01G9/14 | 分類號: | A01G9/14;A01G9/22 |
| 代理公司: | 東莞市華南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梁永宏 |
| 地址: | 523086 廣東省東莞市南城***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溫室 大棚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溫室大棚。
背景技術
現有的溫室大棚,支撐骨架一般呈長方形,在各個面覆有薄膜。由于南方地區雨水多,且長期溫度較高,如果采用抽風降溫的方式降低大棚內的溫度,則耗電量大、成本高,目前,普遍采用的方式是將大棚的側面薄膜設計成可活動式的,通過卷膜器控制側面薄膜的卷、放,從而使大棚形成開放式,使大棚內的溫度得到降低。前述側面薄膜采用活動式的大棚,雖然可以實現一定散熱,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好。為了起到防雨效果,頂部薄膜又不能去掉,大棚內夏季溫度非常高,不利于作物生長。
溫室大棚可用于種植無公害和反季節蔬菜,也可以種植花卉,由于季節的原因及作物不同生長周期對光照的要求不同,需要可調節的遮陽系統,所以,在種植作物時,一般需要在大棚的頂部加裝遮陽網,現有的特制的遮陽網采用電動化結構,成本較高。
因此,基于上述現有溫室大棚的缺陷,需要對現有的溫室大棚進行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溫室大棚,該溫室大棚具有較好的散熱、通風、防雨效果,而且能夠抗臺風,同時還具有使用方便、成本較低的優點,適合推廣應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溫室大棚,包括大棚,大棚頂部具有龍骨,龍骨配設有拱桿,龍骨與拱桿組成拱架,龍骨沿大棚的長度方向設置,拱桿沿大棚的寬度方向設置,拱桿上覆有可收卷的頂部薄膜,頂部薄膜配設有卷膜器。
所述頂部薄膜的外側邊緣卷繞有軸桿,卷膜器42安裝于軸桿40的一端,可以實現頂部薄膜的卷、放。
所述頂部薄膜包括左右兩部分,拱桿上方配有卡槽24,卡槽24分別固定左右頂部薄膜。
所述大棚的頂部具有用于支撐軸桿的三角架,避免由于頂部薄膜的在軸桿的重力作用下被拉扯變形。
所述大棚的頂部薄膜上方還安裝有可收卷的遮陽網,遮陽網配設有卷膜器。
所述遮陽網的外側邊緣卷繞有軸桿,該軸桿的一端安裝有卷膜器。
所述大棚頂部具有雙層拱架,底層的拱架配合頂部薄膜,頂層的拱架配合遮陽網。
所述遮陽網包括左右兩部分,拱桿上方配有卡槽24,卡槽24分別固定左右遮陽網。
所述頂層的拱桿間距是底層的拱桿間距的2-3倍。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大棚頂部采用可以收卷的頂部薄膜,加強了散熱、通風、防雨效果,頂部薄膜的安裝及使用都很方便,能夠起到抗臺風效果;大棚頂部采用可收卷的遮陽網,可以根據天氣情況和作物生長要求方便地調節光照強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處放大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10——大棚????????20——龍骨
22——拱桿????????24——卡槽
30——頂部薄膜????40——軸桿
42——卷膜器??????50——遮陽網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見圖1、2,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本實施例溫室大棚包括:大棚10,大棚10的主體結構與現有的結構相同,在此不作贅述,其中,大棚10頂部具有龍骨20,龍骨20配設有拱桿22,龍骨20與拱桿22組成拱架,龍骨20沿大棚10的長度方向設置且位于中間位置,拱桿22沿大棚10的寬度方向設置,拱桿22上覆有可收卷的頂部薄膜30,頂部薄膜30配設有卷膜器42,卷膜器42為市售,可選用手搖式或鏈式卷膜器;通過卷膜器42來控制頂部薄膜30的卷、放,可以使大棚頂部形成部分開放或者完全開放,從而加強大棚10的通風、散熱、防雨效果,而且,當惡劣天氣來臨時,能夠在短時間內對大棚頂部薄膜30進行控制,即使大棚數量較多,也能夠快速應對,整體來說,頂部薄膜30的使用非常簡單、安裝成本比較低。
進一步的,所述頂部薄膜30的外側邊緣卷繞有軸桿40,卷膜器42安裝于軸桿40的一端,該軸桿40也是沿大棚10的長度方向設置,由于軸桿40的重力作用,頂部薄膜30可以自然下垂;通過控制卷膜器42,可以驅動軸桿40旋轉,進而實現頂部薄膜30的卷、放。
再進一步的,拱桿22上方配有卡槽24,卡槽24為市售,卡槽24分別固定左右頂部薄膜30,卡槽24可以固定于拱桿22上方的任何位置,較方便的是,卡槽24安裝于大棚10中部、龍骨20的上方,同時,所述頂部薄膜30包括左右兩部分,左右頂部薄膜30均采用相同結構,且均向中部收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市農業科學研究中心,未經東莞市農業科學研究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3523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