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火電廠節水改造方案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134512.4 | 申請日: | 2010-03-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27607U | 公開(公告)日: | 2010-11-10 |
| 發明(設計)人: | 劉杰克;郝德麟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布魯斯蓋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K17/00 | 分類號: | F01K17/00;F01K1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創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尹振啟 |
| 地址: | 100071 北京市豐臺區西四環南路***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火電廠 節水 改造 方案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現有火電廠的節水改造。
背景技術
現有火電廠大多采用水冷塔對汽輪機排出的蒸汽進行冷卻,這種冷卻方式雖然能夠滿足電廠運行的需要,但耗水量巨大。隨著我國對水資源控制力度的逐步加強,工業用水價格不斷攀升,電廠對耗水大戶水冷塔節水改造技術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由于目前正在運行的水冷塔都是以前建造的,鍋爐、汽輪機、水冷塔等幾個大件設備都已運行多年,如果能在滿足幾個大件設備現有工況的條件下進行節水改造,將會取得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火電廠水耗高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冷卻效果好、節水、受外界因素影響較小的火電廠節水改造方案。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一種火電廠節水改造方案,具體包括汽輪機、凝汽器、空冷塔,汽輪機排出的蒸汽在凝汽器中經冷卻水冷凝成水后被送回汽輪機工作系統循環使用,從凝汽器排出的與蒸汽進行熱交換后的高溫冷卻水被分成兩路,其中一路送往空冷塔冷卻系統進行冷卻,另一路送往至少包括一個尖峰冷卻器的尖峰冷卻器組進行冷卻,從尖峰冷卻器和空冷塔輸出的經冷卻的兩路水再次匯集后作為蒸汽冷卻水被送往凝汽器循環使用;所述空冷塔冷卻系統由空冷塔及其底部沿其周向布置的若干個冷卻單元構成,所述冷卻單元包括軸流風扇、筒狀進風通道和散熱器,外界空氣在軸流風機的作用下,穿過筒狀進風通道完成與散熱器的熱交換后進入空冷塔,并由空冷塔排入空中。
進一步,所述散熱器垂直布置在所述筒狀進風通道的進風側,軸流風扇設置在所述筒狀進風通道出風側。
進一步,所述空冷塔底部周向布置的冷卻單元的筒狀進風通道的軸線與空冷塔徑向夾有15°~75°的夾角,并且各冷卻單元的夾角相同,由此使經冷卻單元進入空冷塔的氣體呈螺旋狀上升并最終排入空中。
進一步,所述空冷塔底部周向布置的冷卻單元的筒狀進風通道均沿空冷塔徑向設置,空冷塔內在每個冷卻單元的風道出口處均設置有與空冷塔徑向夾有15°~75°的夾角導流板,并且各導流板的夾角相同,由此使經冷卻單元進入空冷塔的氣體呈螺旋狀上升并最終排入空中。
進一步,所述散熱器包括由散熱翅片管束構成的若干組冷卻三角,每個散熱翅片管均由管和設置在管上的散熱翅片構成,該散熱翅片與管的軸線相垂直。
進一步,所述冷卻三角的開口部設置有百葉窗。
進一步,所述凝汽器為表面式凝汽器。
進一步,所述空冷塔內還設置有噴淋裝置,該噴淋裝置噴頭的噴淋面積覆蓋整個散熱器下方的1/3~1/2,噴淋裝置噴出的水量最優值為在滿足冷卻要求的情況下被全部蒸發。
本實用新型在不改變電廠現有的鍋爐、汽輪機、冷卻塔等大件設備的基礎上,能夠確保原水冷系統汽輪機在安全的背壓范圍內運行,同時又達到了節水的目的,具有傳熱強度大、降溫效率高的優點,降低了環境風速、風向、溫度對系統散熱效率的影響,保證了對散熱翅片管束可靠、穩定的冷卻,可為發電廠的穩定發電提供保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空冷塔設置冷卻單元后的結構俯視圖;
圖3為空冷塔設置冷卻單元后的另一結構俯視圖;
圖4為空冷塔底部的冷卻單元整體組合設置結構示意圖;
圖5為單個冷卻單元主視圖;
圖6為單個冷卻單元后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4、圖5、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火電廠節水改造方案,包括汽輪機8、凝汽器13、雙曲線空冷塔1,空冷塔1的底部外側沿其周向均布設置有冷卻單元2,凝汽器13為表面式凝汽器,汽輪機8排出的蒸汽在凝汽器13中經冷卻水冷凝成水后被送回汽輪機8工作系統循環使用,從凝汽器13排出的與蒸汽進行熱交換后的高溫冷卻水被分成兩路,其中一路通過收集管道9送往空冷塔冷卻系統進行冷卻,其冷卻后的水通過第二回流管路7輸出;另一路通過分流管道14送往至少包括一個尖峰冷卻器15的尖峰冷卻器組進行冷卻,其冷卻后的水通過第一回流管路16輸出;第二回流管路7和第一回流管路16所輸出的兩路水再次匯集后作為蒸汽冷卻水被送往凝汽器13循環使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布魯斯蓋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布魯斯蓋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3451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