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真空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134345.3 | 申請日: | 2010-03-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92678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1-05 |
| 發明(設計)人: | 許新華;李后勇;孟昭寶;尹建軍;周勇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藍星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3/10 | 分類號: | B01D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月天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1294 | 代理人: | 王振華 |
| 地址: | 210047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真空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化工領域,特別是涉及到在真空壓力下精餾的抽真空系統。
背景技術
在生產BDO(1,4-丁二醇)的精餾塔操作中,為降低操作溫度,BDO精餾工段采用了真空壓力下操作。抽真空系統采用液環式壓縮機進行抽真空操作,采用系統內的工藝物料作為密封工作液體,一臺制冷冰機對密封液體進行冷卻,抽出的氣體經過一個冷凝器后對氣相里的可凝液進行回收,重新作為密封液循環使用,由于真空塔存在潛在的漏氣,抽真空的氣量較大,尾氣冷凝器在原有位置的基礎上很容易出現操作過程中氣體夾帶液體隨尾氣放空口噴出的情況,對生產裝置環保問題造成嚴重的影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真空系統尾氣排放口經常有液體物料排出,嚴重影響生產裝置環境衛生以及環保問題,經過對整個真空系統的布管進行改進,將尾氣冷凝器的位置進行重新調整后,該噴液問題得以完全解決,有效降低了排放尾氣的有機物含量,最終達到環評檢測完全合格這一標準。
本實用新型具體公開了一種真空系統,包括液環式真空泵、密封液冷卻器、氣液分離罐、密封液泵和尾氣冷凝器,其中尾氣冷凝器的位置比氣液分離罐液相溢流口的位置高出70CM。
進一步,所述氣液分離罐通過密封液泵連接到密封液冷卻器,將分離的液體組分連同補充的新鮮液相物料一起經過密封液泵加壓,然后送至密封液冷卻器冷卻,最后進入液環式真空泵作密封液。
進一步,液環式真空泵連接到氣液分離罐,用于將氣體和由密封液冷卻器冷卻后的密封液一起送至氣液分離罐。
進一步,通過氣液分離后的氣體送入尾氣冷凝器,經過尾氣冷凝器冷凝后,通過尾氣排放口放空至大氣。
進一步,氣液分離罐通過溢流管連接到回收系統,用于將多余的液體物料排放至回收系統。
現有的尾氣冷凝器位置比氣液分離罐溢流口的位置高出10CM,但由于排氣量較大,尾氣冷凝器里面的液體物料很容易被氣流夾帶經放空口排放出來,本實用新型通過將尾氣冷凝器的位置在原有基礎上抬高了60CM以后,重新對冷凍水管線及尾氣管線進行配管,增加了冷凝液的重力勢能,冷凝液得以克服尾氣流動的夾帶動能,完全通過液相管線回到氣液分離罐,解決了尾氣排放口噴液的問題。另外通過對冰機制冷系統的保冷措施,有效增加了尾氣冷凝器的冷卻效果,大大降低了尾氣排放氣中的有機物,實現安全環保生產過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真空系統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真空系統,主要由以下幾部分組成:液環式真空泵2、密封液冷卻器3、氣液分離罐5、密封液泵7和尾氣冷凝器10,其中尾氣冷凝器10的位置比氣液分離罐液相溢流口12的位置高出70CM。氣體1從真空操作的各精餾塔被液環式真空泵2抽送過來,和被冷卻后的密封液一起送至氣液分離罐5,通過氣液分離后,氣體經過尾氣冷凝器冷凝后,通過尾氣排放口9放空至大氣;通過氣液分離罐分離的液體組分,連同補充的新鮮液相物料6一起經過密封液泵加壓,然后送至密封液冷卻器3冷卻,最后進入液環式真空泵2作密封液。多余的液體物料通過氣液分離罐5的溢流管線排放至回收系統1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藍星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南京藍星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3434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