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陽光房天溝溢水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133200.1 | 申請日: | 2010-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10611U | 公開(公告)日: | 2010-10-20 | 
| 發明(設計)人: | 胡寶升;李文波;楊向東;單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萍 | 
| 主分類號: | E04D13/072 | 分類號: | E04D13/072 | 
| 代理公司: | 沈陽亞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郭元藝 | 
| 地址: | 110013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陽光 天溝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建筑門窗幕墻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陽光房天溝溢水機構。
背景技術
在門窗幕墻領域中,陽光房屬節能環保的智能化建筑,排水問題也是陽光房設計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國內的陽光房普遍采取天溝排水,雨水經由陽光房頂部流下,最終匯集到天溝內,經由天溝的預設排水通道排出,這樣便實現了陽光房的整個排水過程。此類設計只適用于小量的排水,沒有考慮到天溝內的水量過多時,集水無法順暢地排出天溝,天溝內的水會越集越多,無法及時排除,天溝所承受的負荷就會越來越大,當達到一定程度時,會壓得天溝變形,以致天溝與大橫梁的連接松動,造成不可預測的危害,同時水量過大,集水會從陽光房正前方溢出,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排水通暢,可有效減緩天溝所承受壓力的陽光房天溝溢水機構。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陽光房天溝溢水機構,包括天溝型材及大橫梁;所述天溝型材與大橫梁固定相接;在所述天溝型材的上部固定設有天溝補償型材。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述天溝補償型材的兩側可設有溢水孔。
作為另一種優選方案,本實用新型在所述大橫梁上固定設有屋檐扣蓋。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所述溢水孔為3個,溢水孔的孔徑為5mm。
本實用新型改善了以往單通道排水不暢的問題,在與天溝型材連接的天溝補償型材兩側打溢水孔,每側并排打三個直徑為5mm的孔,當天溝內的集水漫過天溝時,集水就會由天溝補償型材加工好的溢水孔排出,減緩天溝所承受的壓力。
本實用新型天溝溢水孔的添加,很好的解決了天溝集水過多,無法及時排除的問題。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僅局限于下列內容的表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所示,一種陽光房天溝溢水機構,它包括天溝型材2及大橫梁5;所述天溝型材2與大橫梁5固定相接;在所述天溝型材2的上部固定設有天溝補償型材1。
為便于排水,本實用新型所述天溝補償型材1的兩側設有溢水孔。根據實際需要,本實用新型所述溢水孔為3個,溢水孔的孔徑為5mm。
本實用新型天溝型材2與大橫梁5打釘連接,每側加工好3個直徑為5mm孔的天溝補償型材1與天溝型材2打釘連接,最后在天溝的兩側安裝屋檐封板3,這樣便形成了一個可以容水的槽。雨水經由陽光房頂部留下后,最終會匯集到這個槽內,實現陽光房的排水。當槽內集水過滿時,漫過天溝型材2的水就會由天溝補償型材1的溢水孔排出,實現兩側排水,不會給人們的出入帶來不便。另外,本實用新型在所述大橫梁5上可固定設有屋檐扣蓋4。
可以理解地是,以上關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描述,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描述的技術方案,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仍然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以達到相同的技術效果;只要滿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萍,未經王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3320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新型的自動復位擺塊式爬升裝置
 - 下一篇:一種金屬屋面結構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