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微型汽車橫向穩定桿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132847.2 | 申請日: | 2010-03-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19418U | 公開(公告)日: | 2010-11-03 |
| 發明(設計)人: | 張興海;彭自力 | 申請(專利權)人: | 小康汽車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G21/055 | 分類號: | B60G21/055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前沿專利事務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方洪 |
| 地址: | 400033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微型汽車 橫向 穩定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微型汽車構件,特別涉及微型汽車的橫向穩定桿。
背景技術
目前,微型汽車一般采用的是后輪驅動方式,即發動機的動力先傳遞到變速箱,再由變速箱的輸出軸通過后傳動軸傳遞給后橋,以驅動后輪轉動,整車向前或向后行駛。為了增強微型汽車的驅動力并提高其通過性,有的汽車廠家在發動機變速箱的尾部增加分動箱,通過分動箱來轉接發動機的動力,再通過前傳動軸傳遞給前減速器,使微型汽車可以根據路況選擇只有后輪參與的驅動形式或前后輪同時參與的驅動形式。
橫向穩定桿作為微型汽車前懸架的零部件,除兩端朝著同一方向彎折的安裝段以外,其余部分為直桿結構。以上結構只適合于后輪驅動式微型汽車,因前后輪驅動式微型汽車在前橋增加了一個減速器,必須改制新的橫向穩定桿,而現有改制后的結構由于改動較大,存在加工及組裝困難、成本高等不足。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易于加工制作的微型汽車橫向穩定桿。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微型汽車橫向穩定桿,具有桿體,該桿體的兩端朝著同一方向彎折,形成安裝段,且安裝段的端部開有安裝孔,其關鍵在于:所述桿體的中部向下變形凹陷。
本實用新型在傳統后輪驅動車橫向穩定桿的結構基礎上,將桿體的中部設計成下凹形狀,即可應用到前后輪驅動式微型汽車上來。桿體凹陷的部位正好對應前后輪驅動車前橋減速器的位置,這樣有效防止了橫向穩定桿與減速器發生干涉,在有利于安裝的同時,使得前橋及其周邊部件布置合理、結構緊湊、易于裝配。
為了簡化結構,方便加工,所述桿體中部的凹陷處為平底“∪”形。
所述桿體為實心結構,剛度好,能有效防止變形,使用性能及使用壽命均有保障。
在所述桿體兩端安裝段的端部設有扁耳,所述安裝孔設置在該扁耳上。橫向穩定桿通過扁耳上的安裝孔與前橋下擺臂的連桿相連接,橫向穩定桿與連桿之間貼合緊密,有利于快速對位,并且連接牢靠。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改變后輪驅動車橫向穩定桿的造型,使其能夠應用到前后輪驅動車上,具有設計巧妙、結構改動小、可靠性好、改造成本低等特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所示,微型汽車的橫向穩定桿具有桿體1,該桿體1為實心結構,由棒料加工而成。所述桿體1的兩端在同一平面內朝著同一方向彎折,形成安裝段1a,且兩邊的安裝段1a相對稱。所述每個安裝段1a的端部一體形成有扁耳1b,該扁耳1b上加工有安裝孔,以便與前橋下擺臂的連桿相連接。所述桿體1的中部向下變形凹陷,且凹陷處為平底“∪”形,以避開前橋的減速器,防止發生干涉。
盡管以上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了描述,但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體實施方式,上述具體實施方式僅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宗旨及權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作出多種類似的表示,如將桿體改為空心結構,或者改變桿體中部凹陷處的形狀等,這樣的變換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小康汽車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小康汽車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3284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太陽能電池天窗
- 下一篇:玻璃鋼拉擠中空型材芯棒調整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