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自動感應語音提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132177.4 | 申請日: | 2010-03-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81452U | 公開(公告)日: | 2010-12-22 |
| 發明(設計)人: | 李世科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國通創安報警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B3/10 | 分類號: | G08B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連和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王光輝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 感應 語音 提示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感應語音提示裝置。
背景技術
在公共場所需要播放語音提示的場合,通常都是不間斷地播放語音提示信息,或是人為進行開關控制與/或調節語音播放的音量。這種播放方式勢必造成資源的浪費。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種能在檢測到人靠近時,自動播放語音提示的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自動感應語音提示裝置。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自動感應語音提示裝置,包括:
與發聲器相連的語音芯片;
與所述語音芯片相連的邏輯控制單元,用于控制所述語音芯片通過所述發聲器播放語音文件;
與所述邏輯控制單元相連的紅外感應探測單元,用于感應到人接近該紅外感應探測單元時發出探測信號給所述邏輯控制單元以控制所述語音芯片播放語音文件。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還包括與所述邏輯控制單元相連的定時器,與所述定時器相連的晶振。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還包括連接在所述紅外感應探測單元與所述邏輯控制單元之間的光耦。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自動感應語音提示裝置主要可以用于公共場所播放提示語音信息。當感應探測器探測到有人接近的時候,會產生一個脈沖信號,這個信號觸發語音芯片,控制它播放語音信息。另外,還可以具有語音音量調節的功能,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調節語音播放的音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優選實施例的組成框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優選實施例的組成框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邏輯控制單元的設計原理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語音芯片驅動喇叭的設計原理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優選實施例的組成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優選實施例的一種自動感應語音提示裝置,包括:
與發聲器相連的語音芯片,其中預置有語音文件;
與所述語音芯片相連的邏輯控制單元,用于控制所述語音芯片通過所述發聲器播放所述語音文件;
與所述邏輯控制單元相連的紅外感應探測單元,用于感應到人接近該紅外感應探測單元時發出探測信號給所述邏輯控制單元以控制所述語音芯片播放所述語音文件。
當感應探測器探測到有人接近的時候,會產生一個脈沖信號。這個信號會觸發設備內的一個語音芯片,控制它播放語音信息。使用過程中,設計人員能夠任意編譯語音文件,然后利用編程器燒寫進語音芯片中,通過更換語音提示器中的語音芯片來改變播放的語音文件。
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優選實施例如圖2所示,在上述第一優選實施例中,還可以包括與所述邏輯控制單元相連的定時器,與所述定時器相連的晶振。定時器由一組計數器組成,定時器的主要功能就是對晶振產生的脈沖信號進行分頻,產生兩個脈沖信號輸出到邏輯控制單元,例如,產生兩個脈沖信號的周期分別為10毫秒和1小時。
其中,邏輯控制單元是由一組邏輯芯片組成的控制器。主要負責控制語音芯片播音和復位。語音芯片與邏輯控制單元之間有三個信號線相連,分別是RST(復位)、BUSY(設備忙)和TRIG(播音觸發)。10ms的脈沖信號作為采樣時鐘,用于對紅外感應探測單元輸出的脈沖信號和一小時的脈沖信號進行采樣,控制語音芯片播音。語音芯片被觸發后,會自動播放語音,同時輸出一個BUSY信號表示播音開始。如果語音芯片工作不正常,被觸發后沒有播音,就不會輸出BUSY信號,這時邏輯控制單元就會對語音芯片進行復位。語音芯片長時間工作,連續不間斷播放語音的情況下會出現不穩定的狀態,即有時會死機。這種設計主要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設計原理圖如圖3所示,圖中有兩個D觸發器,分別是用作觸發信號狀態延時和復位信號狀態延時。
語音芯片播音通過PWM方式輸出直接驅動發生器,例如喇叭,音量大小可以通過調節輸出電流來實現。設備上帶有一個撥碼開關用來調節PWM+和PWM-信號直接的電阻阻值,從而實現對輸出電流的控制,也就實現了調節音量大小的功能。PWM+和PWM-信號之間的電阻值越大,輸出的驅動電流就越小,聲音就越小。設計原理圖如圖4所示。
圖4、圖5的設計原理圖中使用的各元件的型號如下表所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國通創安報警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國通創安報警網絡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3217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