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根灌滲透施水肥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128535.4 | 申請日: | 2010-03-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17064U | 公開(公告)日: | 2010-11-03 |
| 發明(設計)人: | 顓正勤 | 申請(專利權)人: | 顓正勤 |
| 主分類號: | A01G27/02 | 分類號: | A01G27/02 |
| 代理公司: | 洛陽市凱旋專利事務所 41112 | 代理人: | 陸君 |
| 地址: | 471031 河南省洛***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滲透 水肥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樹木灌溉領域,尤其是涉及用于對種植的果林、樹林等林園中的樹木施水肥的根灌滲透施水肥裝置。
【背景技術】
公知的促進樹木成活和生長最根本的問題是水份充足,而目前的灌溉方式有澆灌法和噴灌法;使用澆灌法是利用軟水管或開挖澆水溝對樹木進行灌溉,該方法對水量要求較大,除造成較大的水資源浪費外,在缺水地區還不易實施;使用噴灌法是在樹木間設置噴灑裝置,定時或不定時的進行噴灑灌溉,該方法由于噴頭的輻射面積有限及水壓大小不穩定等原因,易造成有些樹木水份溢余,而有些樹木水份又不足的現象,故不能充分有效的利用水資源;此外,樹木是依靠根部吸收水份和養份的,而澆灌法和噴灌法只能用于施水,對樹木施肥還需要進行其他操作,非常費力,且澆灌法和噴灌法均是建立在地表之上的灌溉方法,由于氣候干燥或地表干結等原因,極易造成水資源的蒸發損耗及不易滲透至土壤中,從而不能有效的保證樹木根部吸收到充足的水份,從而降低了水資源的利用率。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背景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根灌滲透施水肥裝置,所述的根灌滲透施水肥裝置不但能夠用于施水或施肥,而且充分保證樹木根部對水份及養份的吸收,極大的節約了水資源,大幅度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根灌滲透施水肥裝置,包含管路和容器;所述管路的進水口和出水口的端口各設有能夠密封的活動蓋帽;所述的管體上連接有容器;所述的容器至少為一個,并且容器分別對應單棵樹木固定安放于該樹木根系土壤中,所述的容器設有滲透孔。
所述的根灌滲透施水肥裝置,所述的進水口固定連接在供水管道上,并在進水口處設有閥門。
所述的根灌滲透施水肥裝置,所述的管體設為直線形、矩形、圓形或多角形,并固定安放于地下或地表上。
所述的根灌滲透施水肥裝置,所述的管體上通過三通連接有容器。
所述的根灌滲透施水肥裝置,所述的管體上通過焊接或熱熔連接有容器。
所述的根灌滲透施水肥裝置,所述的容器為土瓦或紅磚物質構成。
所述的根灌滲透施水肥裝置,所述的容器內裝填有吸滲物,所述的吸滲物為棉、麻或海綿物質。
所述的根灌滲透施水肥裝置,所述的容器底部設有漏水孔,所述的漏水孔外部設有滲濾層。
所述的根灌滲透施水肥裝置,所述的容器內設有水位顯示計,所述水位顯示計的感應端位于容器內,水位顯示計的刻度端露出地表。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根灌滲透施水肥裝置,由于根據園林或果林中樹木排列的情況采用了固定安放在地下的容器,針對每棵樹木的根系進行持續性的滲透施水或施肥,避免了水份或養份在地表的蒸發損耗,充分保證了樹木對水份及養份的吸收,極大的節約了水資源,大幅度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容器的另一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中:1、進水口;2、管體;3、出水口;4、容器;5、滲透孔;6、供水管道;7、閥門;8、吸滲物;9、漏水孔;10、滲濾層;11、水位顯示計。
【具體實施方式】
通過下面的實施例可以更詳細的解釋本實用新型,公開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護本實用新型范圍內的一切變化和改進,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實施例;
結合附圖1所述的根灌滲透施水肥裝置,包含管路和容器;所述的管路包括進水口1、管體2和出水口3;所述的進水口1和出水口3露出地表,并在端口各設有能夠密封的蓋帽;所述的管體2根據園林或果林中樹木分布排列的情況設置為直線形、矩形、圓形或多角形固定安放于地下或地表上,并在管體2上對應每棵樹木的位置分別通過三通連接有容器4;所述的容器4對應單棵樹木固定安放于該樹木根系土壤中,容器4底面設有滲透孔5,或用土瓦或紅磚等具備滲透性能的物質構成容器4,從而使容器4在充滿水份或液肥后能夠持續的滲透至樹木的根系土壤中,保證樹木的吸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顓正勤,未經顓正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2853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