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結構改良的避震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020126247.5 | 申請日: | 2010-0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731012U | 公開(公告)日: | 2011-02-02 |
| 發明(設計)人: | 李柏億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啟國際企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F9/19 | 分類號: | F16F9/19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陳肖梅;謝麗娜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結構 改良 避震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結構改良的避震器,特別是指一種可應用于四輪或二輪交通工具并具有結構簡單及可降低成本的結構改良的避震器。?
背景技術
目前交通工具大多以四輪或二輪交通工具(如汽、機車)為主,當車輛于行駛時,常常因路面凹凸不平造成顛簸,尤其對于二輪交通工具的駕駛者行駛時,因為地面崎嶇造成震動將會直接傳遞給駕駛者,使其產生不舒服的感覺。?
因此,為解決上述的問題,提出一種避震器結構,以供可裝設于車輛的懸吊系統中,以吸收地面震動以及將該地面震動所產生的震動釋放消除,使駕駛者行駛時的不舒服感降至最低。如圖5所示,該避震器結構包括一設有容置部的中空筒體600(亦為壓力缸體)、活塞桿610、調節桿620、活塞630、彈簧640及調節件650,該活塞桿610設置于該中空筒體600的容置部中,且該調節桿620套設于該活塞桿610的內部,該活塞630則套設于該活塞桿610的外壁,以使該中空筒體600的容置部分割形成兩油室,該調節件650套設于該活塞桿610的一端,并與該調節桿620的一端相組合固定,而該彈簧640則設于該活塞630下方閥門片及該調節件650之間,且該活塞630設有固定螺絲660,以通過該固定螺絲660抵靠該調節件650的另一側,使該調節桿620定位于該活塞桿610中,且該固定螺絲660設有可供該調節桿620穿設的穿孔。由此,當活塞桿受外力作用時,其中一油室的液壓油會經由該活塞630的通孔進入另一油室中,并可通過該調節桿620控制該彈簧640的壓力而改變液壓油的流速,使其產生不同阻尼力,以提?供駕駛者于行駛時可發揮減振作用,同時,為避免該活塞桿于作動時,因該活塞桿610在該中空筒體600內,經由該活塞桿610內部與該調節件650間的間隙泄漏的問題,可于該固定螺絲660的穿孔設有墊片661及扣合件662,通過該墊片661及該扣合件662完整密封該固定螺絲660與該調節桿620間的間隙,以供防止液壓油外泄。?
然而,由于上述設有穿孔的固定螺絲660為特殊零件,需通過特定模具制作而成,且該固定螺絲660裝設于避震器結構的活塞桿610時,必須通過人工操作鎖合,再經由機器精密扣合并鎖固位置,使其產生費時費力及增加成本的問題。?
有鑒于此,本設計人潛心研思、設計組制,期能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及可降低成本的避震器改良結構,以提高其使用便利性。?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與缺陷,提出一種結構改良的避震器,使其達到調整避震器阻尼的功效。?
本實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結構改良的避震器,使其組件不需通過特定模具制作而可簡化結構及降低成本。?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改良的避震器,包括:管體,設有一容置有液壓油的容置空間;活塞桿,具有中空部、第一端及第二端,該第一端設有第一凹槽,該第二端設有第二凹槽,該活塞桿設置于該容置空間中,且該活塞桿的第一端外露于該管體;活塞組件,設置于該容置空間中,并套設于該活塞桿的第二端上;調節桿,穿設于該活塞桿的中空部;以及固定組件,設置于該容置空間中,并套設于該活塞桿的第二端上,該固定組件包括彈性件、具有凹部的調節件、具有凹槽的鎖固件及設于該第二凹槽的油封墊片,該彈性件設置于該活塞組件及該調節件之間,該鎖固件設于該凹部中并套設于該?活塞桿的第二端,且該活塞桿的第二端端面抵靠于該鎖固件的凹槽,而設于該第二凹槽的油封墊片套設于該調節桿,該油封墊片抵靠該鎖固件的凹槽。?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在于,結構改良的避震器可達到調整避震器阻尼變化的目的,且組件不需通過特定模具制作而成,并可通過油封墊片避免活塞桿于作動時產生液壓油外泄的問題,具有簡化結構、降低成本等優點,進而提高其使用便利性的效用。?
為了能夠更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特征、特點和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實用新型的詳細說明與附圖,只是所附圖式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改良的避震器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A及2B為本實用新型結構改良的避震器的立體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3A及3B為本實用新型結構改良的避震器的剖面示意圖,其中,圖3B為圖3A的部分結構放大示意圖;?
圖4A至4B為本實用新型結構改良的避震器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5為現有避震器結構的立體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中符號說明?
100????管體?
101????容置空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啟國際企業有限公司,未經東啟國際企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2624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齒輪自動消隙機構
- 下一篇:用于自行車上的剎車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