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動脈縮窄鉗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125102.3 | 申請日: | 2010-03-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42179U | 公開(公告)日: | 2010-11-24 |
| 發明(設計)人: | 張啟瑜;林衛紅;陶巖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啟瑜;林衛紅;陶巖林 |
| 主分類號: | A61B17/12 | 分類號: | A61B17/12;A61B5/107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專利事務所 33209 | 代理人: | 余木蘭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溫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動脈 縮窄鉗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鉗,特別是一種動脈縮窄鉗,它主要適用于脾動脈縮窄時測量、預縮窄脾動脈,減少脾動脈血流至相應的程度,尤其是預先判斷縮窄程度及效果的血管測量、預縮窄血管內血流的控制,屬于醫療器械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尚無一種在手術中血管縮窄操作時用于血管縮窄手術中測量、預縮窄血管、控制血管內血流,預先判斷縮窄程度及效果的專門手術器械。現有技術是根據手術經驗來判斷血管大小、決定血管縮窄的程度及選擇相應直徑的血管縮窄環,其缺陷在手術應用中,缺乏可以參考的指標,只依靠經驗來判斷,一旦判斷有誤會造成手術風險,滿足不了理想的手術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的動脈縮窄鉗,以便判斷血管縮窄的程度及選擇血管縮窄環的相應直徑的血管測量、預縮窄血管內血流的控制。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動脈縮窄鉗包括連成一體的手柄、鉗夾和鉗頭,該手柄、鉗夾和鉗頭均為兩個,兩個手柄之間用固定螺栓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鉗頭為半圓形,兩個半圓形的鉗頭相互匹配,在該兩個半圓形的鉗頭之間形成一圓形空間。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是:結構設計簡單、合理,測量血管直徑確切;能預縮窄血管、控制血管內血流,對血管無損傷,血管縮窄效果好;使用安全、方便、可靠。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鉗頭的立體結構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圖2,本實用新型主要由手柄1、固定螺栓2、鉗夾3和鉗頭4組成。
本實用新型的手柄1、鉗夾3和鉗頭4連成一體,兩個手柄1用固定螺栓2連接,可以轉動,卡齒5與手柄1連成一體。
所述的鉗頭4為半圓形,兩個鉗夾3合攏時,兩個半圓形的鉗頭4正好吻合,在該兩個半圓形的鉗頭4之間形成一圓形空間41,以便夾住患者的血管,并使手術操作時不會因術野被器械阻擋而導致操作困難。
在手術過程中,分離出患者的血管后,根據患者的血管粗細,選擇合適的與患者血管相匹配的鉗頭4,夾住血管縮窄環,計算縮窄血管目標直徑,選擇相應直徑的血管測量、血管預縮窄血管,應用鉗頭4將管內血流控制與目標血管固定,捫觸血管遠端,以血管搏動減弱程度作為判斷縮窄血管程度的標準;一旦觸及血管搏動減弱至合適程度后,選擇此時血管測量、縮窄血管內的鉗頭4直徑作為血管縮窄環的直徑,達到預先縮窄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鉗頭4尺寸可以有多種,以便形成一整套器械。在手術過程中,醫生可以根據患者的血管粗細,選擇應用。
本實用新型可以用金屬材料制作,可用消毒液清洗消毒,也可以高溫消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啟瑜;林衛紅;陶巖林,未經張啟瑜;林衛紅;陶巖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2510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次性男用衛生保健套
- 下一篇:平衡式救生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