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橈動脈介入治療專用止血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020124697.0 | 申請日: | 2010-03-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642178U | 公開(公告)日: | 2010-11-24 |
| 發明(設計)人: | 趙菁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菁 |
| 主分類號: | A61B17/12 | 分類號: | A61B17/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0052 河南省鄭州***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橈動脈 介入 治療 專用 止血 | ||
(一)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心臟介入治療完成后用于穿刺傷口止血的橈動脈介入治療專用止血器。?
(二)背景技術
先天性心臟病是危害人類的一種重大疾病,外科手術是治療先天性心臟病的傳統方法,其缺點是需要對病人開胸、創傷大,并發癥發生率高、恢復慢。上世紀80年代以來微創介入療法逐步成為治療先天性心臟病的首選。例如皮穿刺冠動脈腔內成型術介入治療冠心病的手術,它是在橈動脈插入一根穿刺針,插入導線建立經橈動脈到心臟病變部位的軌道,經軌道把導管、手術工具送到病變處,在X光和彩超的監視下開展手術。對于手術后穿刺點傷口的止血方法目前大多采用棉球按壓及繃帶包扎的方法,這是一種傳統的止血方法,缺點是在止血點的壓力不易控制,壓力小了容易發生滲血,壓力大了容易造成肢體麻木或缺血。還有的人認為介入手術傷口小,直接用手指按壓進行止血,這樣由于用力大小不穩定和易產生位置移動,稍有不慎就會發生傷口大出血,輕者會發生感染,重者會危及生命。包扎方法的另一個缺點是按壓點太大,在對橈動脈進行止血的同時也會壓迫到尺動脈,由于一次壓迫的時間在6~8個小時以上,經常會發生動脈閉塞和靜脈回流受阻,導致手部淤血、腫脹,同時人工包扎傷口需多人協同進行,速度也較慢,工作較繁瑣,費時費力,給病人增加了痛苦。目前已經有一些橈動脈止血器問世,主要可分為機械按壓式和氣囊充氣按壓式兩類,在使用中發現這兩類產品都存在著操作繁瑣、結構復雜、成本高、止血效果不理想的缺陷。?
(三)發明內容
本使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簡便、價格低廉、止血效果好的橈動脈介入治療專用止血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橈動脈介入治療專用止血器,由下托架、上壓板、銷軸、橡膠墊組成,其中下托架、上壓板、銷軸的材質均為有機玻璃,外觀呈無色透明狀,橡膠墊由無色透明的軟橡膠制成,下托架呈弧形,左端有一鉸接孔,右端有一棘爪孔,上壓板呈弧形,左端有一鉸接孔,中部有一向下的凸臺,右端有一棘齒條,橡膠墊粘接在上壓板凸臺下表面處,下托架與上壓板經銷軸鉸接成為一體。?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把下托架放置在手臂穿刺部位下方,翻轉上壓板使橡膠墊壓在穿刺部位處的紗布上,將上壓板右側的棘齒條插入下托架右側的棘爪孔,再適度用力向下壓,直至壓迫力足以止血為止,松手后下托架、上壓板自動被棘爪、棘齒鎖定;需要解除按壓時只需將棘齒條向左推一下,棘齒條就會自動彈出。?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以其便捷、快速的包扎方式極大的提高了傷口的止血速度,提高止血率,阻斷病原體交叉感染,從而提高治療過程中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
(四)附圖說明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下托架,2.上壓板,3.銷軸,4.橡膠墊。?
(五)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的說明:圖中,一種橈動脈介入治療專用止血器,由下托架1、上壓板2、銷軸3、橡膠墊4組成,其中下托架1與上壓板2在各自的左端經銷軸3鉸接成為一體,橡膠墊4粘接在上壓板1中部的凸臺下表面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菁,未經趙菁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02012469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螺旋加壓式嬰幼兒唇夾
- 下一篇:新式外科手術縫合針





